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
| 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
| 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
| 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
《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资政新篇》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二者的相同之处有()
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③统一全国政令,以法治国④抵御外国侵略,富强中国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 A.英国侵略者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门户,促使中国先进分子觉醒 |
| B.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提倡“经世致用”,冲破程朱理学的束缚 |
| C.林则徐设立译馆,仿制西式战舰,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
| D.魏源、姚莹等人著书介绍世界知识 |
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的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有()
①反封建与反侵略相结合②向西方寻求真理,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③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④属于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方案无法实施的根本原因是()
| A.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得于实施 |
| B.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 |
| C.中外反动势力日趋合流,力量对比悬殊 |
|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失去了吸引力 |
1851—1855年中国社会最突出的矛盾是()
|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
| C.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 D.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