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反应之一,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已知:2BrO3﹣+C12=Br2+2C1O3﹣;
5C12+I2+6H2O=2HIO3+10HC1;
C1O3﹣+5C1﹣+6H+=3C12+3H2O
则C1O3﹣、BrO3﹣、IO3﹣、C1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排序为
(2)已知Fe3+的氧化性强于I2,请你从所给试剂中选择所需试剂,设计一个实验加以证明,(提示: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①FeCl3溶液 ②碘水 ③KI溶液 ④稀H2SO4 ⑤淀粉溶液 ;
(3)二十世纪初期,化学家合成出极易溶于水的NaBH4.在强碱性条件下,常用NaBH4处理含Au3+的废液生成单质Au,已知,反应后硼元素以BO2﹣形式存在,反应前后硼元素化合价不变,且无气体生成,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某强氧化剂[RO(OH)2]+能将Na2SO3氧化.已知含2.0×10﹣3mol[RO(OH)2]+离子的溶液,恰好跟25.0mL 0.2mol/L 的Na2SO3溶液完全反应,则反应后R的化合价为 价;
(5)将32g 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①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 mL a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用含V、a的式子表示)
②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H202的质量为 g。
现有下列各化合物:
①上述各组化合物属于同系物的是,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入编号)。
②上述化合物中的含氧官能团是(写名称);
根据官能团的特点可将C中两化合物划分为类和类。
③若将A中两化合物看作是某单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的,则该单烯烃的结构简式为。
有机物A CH3CHClCH2OH,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其它产物和水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E,I。
(2)上述①~⑧的反应中,是取代反应,是消去反应(填编号)。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B→E;D→G __
已知元素的电负性是分子内一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能力越大,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和原子半径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
请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
(2)预测下列两组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关系:KCa ,NaK(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
(2)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A、B、C、D、E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下图所示。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三种元素名称A、B 、C。
(2)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族。
(3)比较B、D、E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最强的是(用化学式表示);E和Na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