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必须用到容量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g
(3)若实验遇下列情况,则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偏高B、偏低C、不变(用符号回答)
Ⅰ.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Ⅱ.定容时水多用胶头滴管吸出          
(4) “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 000mL 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分)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氧化剂是
(2)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  
(3)试管中收集气体是,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水样10.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 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入0.01 mol·L-1Na2S2O3溶液(显碱性),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 + 2Na2S2O3=" 2NaI" + Na2S4O6
试完成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应使用____________式滴定管。
(3)步骤③当待测液由_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色且不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2S2O3溶液40.00 mL,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的操作错误,请指出.

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水样10.0mL于锥形瓶,加入10.0mL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入0.01mol/L的Na2S2O3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
(2)步骤②应使用式滴定管
(3)步骤③当待测液由色变为色且半分钟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2S2O3溶液20.0mL,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从实验操作步骤上看,氯气的实际浓度比所测浓度(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在实验室里可以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固定装置略去)。图中①为制取氯气的装置;②试管中装有15mL30%KOH溶液,并置于热水中,制取氯酸钾;③试管中装有15 mL 8%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中;④中装有紫色石蕊试液。

(1)③试管中制取次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中可观察到④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发生如下变化,填写表格。

实验现象
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变为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使石蕊试液变红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最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

(3)此实验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

某合作小组同学将铜片加入稀硝酸,发现开始时反应非常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该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原因。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合理假设。该实验中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 B.压强增大
C.生成物的催化作用 D.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

(3)初步探究。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5
50
60
70
80
温度/℃
25
26
26
26
26
26
26.5
27
27
27
27

结合实验目的和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探究。查阅文献了解到化学反应的产物(含中间产物)可能对反应有催化作用,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将实验目的补充完整:

实验
编号
铜片
质量/g
0.1mol·L-1
硝酸体积/mL
硝酸铜
晶体/g
亚硝酸钠
晶体/g
实验目的

5
20


实验①和②探究_________的影响;实验①和③探究亚硝酸根的影响。



0.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