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44年6月4 日,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材料反映出

A.起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C.起义的斗争目标设定显然过高
D.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下列哪些谚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使人民“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下图是《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这一发展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农民走上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广泛开展
D.政企分开政策的实施与推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