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想知道光进入不同介质时,弯曲程度是否相同(折射角是否相等),如不同,弯曲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帮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从水中再进入玻璃,然后再进入空气中,其光路图如图所示.小敏还上网查出了一些介质的其他参数,如下表:
| 物 |
质 |
空气 |
水 |
玻璃 |
植物油 |
| 密度(kg/m3) |
1.29 |
1000 |
930 |
|
|
| 速度(m/s) |
3×108 |
2.25×108 |
2×108 |
|
|

(1)分析光路图,可知: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弯曲程度 (相同/不同).
(2)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在植物油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
(3)光由传播速度大的物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物质中时,折射角 (大于/小于)入射角.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利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和小车,如图所示.
(l)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开始下滑,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部分时 大小相等.
(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其中(a)、(b)两项内容补充完整,
| 实验序号 |
水平部分材料 |
(a) |
(b) |
| ① |
|||
| ② |
|||
| ③ |
(3)牛顿第一定律是由此实验直接得来的吗?
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最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 kg/m3.
②往烧杯内倒入l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g.
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的位置?②如何比较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
(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 ,重复实验.
(3)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 .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 温度/℃ |
9l |
93 |
95 |
97 |
99 |
99 |
99 |
99 |
99 |
… |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沦②减小实验误差
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a所示.图中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上只能看到“3.8V”字样.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后,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故障原因可能是:
(3)故障排除后开始实验,当变阻器滑片滑到图示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0V.接着应将滑片向滑动,直至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实验时某小组学生发现电流表损坏,他们想设计一个不用电流表测定该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于是向老师要了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阻值适当)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符号为:
),借助原有的实验器材,顺利完成了实验.假如由你来做该实验,要求电路只连接一次,请设计实验方案.
①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简述实验步骤:
。
(用相应的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
③写出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