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在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的综合利用作出了巨大贡献。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能源如何更好的综合利用,相关技术日益成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2O(g)  CO(g)+H2(g),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①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下列能增大碳的转化率的措施是                  ;(填写相应字母)

A.加入C(s) B.加入H2O(g) C.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

(2)合成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是:2H2(g)+CO(g)      CH3OH(g) △H=-90.8kJ· mol-1
T℃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此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开始只加入CO、H2,反应10min后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如下:

物质
H2
CO
CH3OH
物质的量(mol)
0.4
0.2
0.8

①该时间段内反应速率v(H2)=            mol·L-1·min-1
②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_v(逆)(填“>”、“<”或“=”)。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其他必要的仪器用品,完成下列实验。

(1)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已知2NH3+3CuON2+3Cu+3H2O。
①碱石灰的作用是,稀硫酸的作用是
②浓氨水与固体NaOH接触,为什么会逸出大量氨气?

③证明NH3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2)用吸收了足量尾气的溶液制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
已知:硫酸亚铁铵是淡蓝绿色晶体,在空气中性质比较稳定。硫酸亚铁铵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铵、硫酸亚铁。制备硫酸亚铁铵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FeSO4+6H2O==(NH4)2 Fe(SO4)2·6H2O。若溶液的pH>8.1,Fe外将转化为沉淀。
①吸收了mol气体后,烧杯中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试依据“化学实验设计基本要求”设计制备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方案,清简述实验方法。

②为了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亚铁铵晶体,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如图所示,在一定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通入一个带有活塞的容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正反应放热),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体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设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和NH3的体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仍与上述平衡相同,那么:
①若a=1,c=2,则b=_________。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②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在上述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气体为6.5体积,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某温度(t℃)时,水的Kw=1×1012,则该温度(填“>”、“<”或“=”)25℃,其理由是

⑴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与pH="1" HCl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
⑵将此温度下pH=9的Ba(OH)2溶液取出1mL,加水稀释至10000mL,则稀释后溶液
c(Ba2+)﹕c(OH)=
⑶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

某混合碱是①Na2CO3和NaHCO3或② Na2CO3和 NaOH。用“双指示剂法”对样品的组分和总碱量 [n (Na2O) ] 进行测定。实验方案:称取 0.2960g 样品配成 500mL 溶液,取25.00mL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馆水和几滴酚酞,用0.0100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将混合碱滴定成NaHCO3,然后再用溴甲酚绿——二甲基黄为指示剂进行滴定,将NaHCO3完全中和。

(1)某同学平行滴定了三次,每次滴定从 "0" 点开始读数,其中第 I 次滴定的第一个终点的液面如右图所示,请读出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格中

序号
第一滴定终点的读数(V1/mL)
第二滴定终点的读数(V2/mL)
I

26.85
II
10.02
25.02
III
9.98
24.98

(2)该混合碱样品的组成为,理由
(3)将混合碱滴定成NaHCO3的过程中,为了结果更加准确,应始终逐滴滴加,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4)上述碱样中总碱量[n (Na2O) ]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5)如果本实验只测定样品的总碱量,实验方案应该怎样设计:

某学习小组用题图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 A 中试剂为.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 C 的液面位置;②将 B 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 B 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 C 的液面位置;④由 A B 中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填序号)记录 C 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4)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 ag ,测得氢气体积为 bml (已换算为标准状况), B 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cg ,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