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1CH3COONa 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
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 mol·L-1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达)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
(3)向0.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左”、“右”或“不移动”)
将10 mol A和5 mol B放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2C(g),在最初2 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1·s-1,则在2 s时,容器中有mol A,此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银器皿日久表面变黑,这是由于生成硫化银,有人设计用原电池原理加以除去,其方法是:将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放入一铝制容器中,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黑色会褪去而银不会损失。试回答:在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发生的反应为;正极发生的反应为;反应过程中有臭鸡蛋气味气体产生,则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的主要成分为铁屑、炭粉、木屑、少量氯化钠和水等。“热敷袋”启用之前用塑料袋使其与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使用完后,会发现有大量铁锈存在。
(1)“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利用铁发生了反应放出热量。
(2)炭粉的主要作用是。
(3)加入氯化钠的主要作用是。
(4)木屑的作用是。
某同学在做原电池原理的实验时,有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导线将灵敏电流计的两端分别与纯净的锌片和铜片相连接(如图1);
②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③把一块纯净的铜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④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后,再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如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实验步骤②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步骤③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实验步骤④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5)通过实验步骤④该同学头脑中有了一个猜想(或假设),该猜想是 。
(6)为了证实该猜想,该同学又设计了第⑤步实验,请简要画出第⑤步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已知各破坏1 mol N≡N键、H—H键和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 kJ、436 kJ、391 kJ。计算1 mol N2(g)和3 mol H2(g)完全转化为NH3(g)的能量变化理论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