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下列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基本装置。
请根据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原理,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哪种装置。将A、B、C、D 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1)从碘水中提取碘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酒精与水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制精盐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要用到量筒和图Ⅱ仪器等。
(1) 配制某浓度的稀硫酸,用10 mL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如图Ⅰ所示, 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8,量筒中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mL。
(2)要用CuSO4·5H2O晶体配制500mL 0.01mol/L CuSO4溶液,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CuSO4·5H2O________g
(3)图Ⅱ所示仪器的名称是 ,若实验中图Ⅱ仪器有下列情况,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仪器中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____;
B.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______________;
C.最终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______________。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6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
A.托盘上 B.洁净纸片上 C.小烧杯中
(2)滴定时,用0.200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石蕊 B.甲基橙 C.酚酞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 。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
滴定次数 |
待测溶液 体积(mL) |
标准酸体积 |
|
滴定前的刻度(mL) |
滴定后的刻度(mL) |
||
第一次 |
10 |
0.5 |
20.6 |
第二次 |
10 |
4.2 |
24.1 |
(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充满溶液 ;
②读取标准溶液体积时,滴定前仰视,滴定终点时平视 。
大多数非金属元素有含氧酸根离子,某些金属元素也有含氧酸根离子:
MnO4-、MnO42-、Cr2O72-等。某无机盐M是一种优良的氧化剂,为确定其化学式,某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
①无机盐M仅由钾离子和一种含氧酸根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2:1:4
②如图中,将1.98g该无机盐溶于水,滴加适量稀硫酸后,再加入1.12g还原铁粉,整个过程无气体生成,恰好完全反应得混合溶液N.
③该小组同学将溶液N分为二等份,分别按路线Ⅰ、路线Ⅱ进行实验.
④在路线Ⅱ中,首先向溶液N中滴加适量KOH至元素X刚好沉淀完全,过滤后将沉淀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纯净的Fe2O3粉末1.20g;再将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干,只得到3.48g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正盐W.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由路线Ⅰ的现象可知,溶液N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
(2)由实验流程图可推得,含氧酸盐W的化学式是 ;由路线Ⅱ可知,1.98g无机盐M中所含钾元素的质量为 g.
(3)无机盐M与1.12g还原铁粉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溶液N的化学反应方程为 .
FeBr2是一种黄绿色鳞片状的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的还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I.实验需要90mL 0.10mol·L-1FeBr2溶液
(1)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下列有关配制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为1.944g的FeBr2
b.将称量的FeBr2放入容量瓶中,加90mL蒸馏水溶解
c.洗涤溶解FeBr2的烧杯,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d.容量瓶贴签存放配好的FeBr2溶液
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配制的FeBr2溶液浓度偏高
II.探究FeBr2的还原性
取10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Br-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
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
(3)请你完成下表,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 |
结论 |
①向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操作 现象 |
假设1正确 |
②向溶液中另入 现象 |
假设2正确 |
若假设1正确,从实验①分离出Br2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4)若在50mL上述FeBr2溶液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 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室需要400mL 0.5 mol·L-1的稀硫酸溶液,现用密度为1.84g·mL-1,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来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实施配制,下列仪器中,不会用到的是 (填字母)。
A 250mL容量瓶;B 500mL容量瓶;C托盘天平;D量筒;E烧杯;F玻璃棒
(2)配制过程中,除上述仪器外,尚缺的仪器是 。
(3)未冷却至室温立即转移硫酸溶液,则所配硫酸溶液的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定容时,滴加蒸馏水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则所配硫酸溶液的浓度 。
(4)通过计算,用量筒量取 mL浓硫酸。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用“可抽动的铁丝”代替“直接投入铁片”的优点是 。
(2)说明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装置C的作用是 。
(3)反应一段时间后,他们对试管A中溶液的金属离子进行探究,请完成相关试题:
①提出假设: 假设1:只含有Fe3+;
假设2:只含有Fe2+;
假设3:既有Fe2+,又有Fe3+。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3。
限选试剂:稀硫酸、KMnO4溶液、KSCN溶液、NaOH溶液、H2O2溶液。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 |
步骤一:用胶头滴管取出A试管中的溶液,用水稀释后,并分装在试管Ⅰ、Ⅱ中备用 |
![]() |
步骤二:检验Fe3+,往试管Ⅰ中, |
|
步骤三:检验Fe2+,往试管Ⅱ中, |
|
(4)已知C+2H2SO4(浓)2SO2↑+CO2↑+2H2O,该反应体现浓硫酸的 性。
A.脱水性 B.强氧化性 C.吸水性
若要验证反应产物中同时混有SO2气体和CO2气体,可选择以下试剂进行实验:
①NaOH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Ca(OH)2溶液,选择合适试剂并安排合理的顺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