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

(1)将过程②中的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会褪色的是________。
A.品红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溴水
(2)过程①中,FeS和O2、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过程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4)过程④中,蒸发结晶需要使用酒精灯、三角架、泥三角,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
(5)过程⑤调节pH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稀硫酸             B.CaCO3                     C.NaOH溶液
(6)过程⑥中,将溶液Z加热到70~80℃,目的是___________。
(7)实验室为测量所得到的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①用分析天平称取2.800 g样品;②将样品溶于足量的盐酸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质量为3.495 g。若该聚铁主要成分为[Fe(OH)(SO4)]n,则该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假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硫元素)。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氯化硫(SCl2)熔点-78℃,沸点59℃。密度1.638 g·cm-3,遇水易分解,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下图是氯气与硫在50~59℃时合成二氯化硫的实验装置。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盛放的药品是,作用是;装置C盛放的药品是,作用是
(3)实验开始前先在D中放入一定量的硫粉,加热使硫熔化,然后转动和摇动烧瓶使硫附着在烧瓶内壁表面形成一薄层,这样做的目的是
(4)F装置中干燥管内所盛物质是,一个作用是,还有一个作用是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淡化及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氯碱工业主要以食盐为原料.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的盐酸;
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a.②⑤④①③b.①④②⑤③c.④②⑤③①d.⑤②④①③
(2)在实验室中可以用萃取的方法提取溴,可选用的试剂是,所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
(3)步骤Ⅰ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利用率的原因是
(4)步骤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海水提溴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
(6)Mg(OH)2沉淀中混有Ca(OH)2,可选用溶液进行洗涤除去.如直接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MgO制金属镁,这样可简化实验步骤,你(选填“同意”,“不同意”)该说法,理由是

小刚同学探究二氧化硫分别与BaCl2溶液、Ba(OH)2溶液反应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少量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过量的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小刚同学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了异常现象,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探究该白色沉淀的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则操作①的名称为,试剂A的化学式为
(3)实验表明,小刚加入试剂A后,白色沉淀未见溶解,则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填化学式),试推测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8分)某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④的操作名称分别是
(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3)猜想和验证:(并完成相应填空)

猜想
验证的方法
现象
结论
猜想Ⅰ:固体A中含CaCO3、MgCO3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
__________
猜想Ⅰ成立
猜想Ⅱ:固体A中含BaCO3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入________,再滴入Na2SO4溶液
有气泡放出,无白色沉淀
______
猜想Ⅲ: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
取少量NaCl晶体溶于试管中的蒸馏水,
__________
猜想Ⅲ成立

如下图是甲同学设计的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广口瓶中的现象为
(3)酒精灯B的作用
(4)乙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其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排除C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试对此作出评价。你认为乙的设计(填“必要"或“不必要”),理由是
(5)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装置中尾气处理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请你为丙同学设计一种合理的尾气处理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