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古代书画家用墨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2)CO2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加剧“______________”。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填序号) 。
①人和动物的呼吸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遭到破坏
(3)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CO2,可以用稀硫酸(H2SO4)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C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对空气的成分:①氧气 ②氮气 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和杂质。按体积计算,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2)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填名称)
①酒精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②酥脆的饼干露置于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③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其表面生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3)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区别下列的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态氧、③二氧化碳、④冰水混合物、⑤过氧化氢溶液、⑥氧气、⑦矿泉水、⑧氮气、
混合物有
纯净物有
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人体内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葡萄糖分子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3)葡萄糖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4)18g葡萄糖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g;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铜、银、铁的活动性强弱,进行了如下活动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探究。
(1)A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该实验方案中_______(填装置序号)实验没有必要做。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可以得出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为了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次仁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装置B中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______,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仁同学观察到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你和他一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仁同学观察到D中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思与验证:次仁同学的以上实验非常成功。他想:如果将实验后B试管中的红色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又会有什么现象呢?于是,次仁同学做了这个实验,发现溶液由红色变为_______色,次仁同学不明白原因,请你帮次仁同学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