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
B.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C.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均正确的是()
①做银镜反应实验后的试管内壁附有银,可用氨水清洗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只需使用1次玻璃棒
③欲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将适量的CCl4加入碘水中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
④将饱和氯化铁溶液煮沸,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⑤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⑥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⑦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⑧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A.①③④⑥ B.②⑤⑥⑦③⑤⑥⑧ D.⑤⑥⑦⑧
将Mg和Cu组成的混合物11.2g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x气体。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
A.0.3molNO2B.0.2molNO2和0.1molN2O40.1molNO、0.2molNO2和0.05molN2O4D.0.6molNO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不同的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腐蚀的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只闭合K1>只闭合K3>都断开>只闭合K2
B.只闭合K1,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只闭合K2,U形管左、右两端液面均下降
D.先只闭合K1,一段时间后,漏斗液面上升,然后再只闭合K2,漏斗液面下降
向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aX(g)+2Y(s)bZ(g);△H<0。如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Y表示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5mol/(L·min)
B.根据上图可求得方程式中a:b=2:10~10min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
D.第13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Z的量
根据相关的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于水中存在氢键,所以稳定性:H2O>H2S
B.由于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的大,所以沸点:SiO2>CO2若A2+2D-=2A-+D2,则氧化性:D2>A2
D.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R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