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N2、H2、NH3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N2为0.2 mol·L-1,H2为0.6 mol·L-1 |
B.N2为0.15 mol·L-1 |
C.N2、H2均为0.18 mol·L-1 |
D.NH3为0.4 mol·L-1 |
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
C.甲醇燃料电池可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D.铅蓄电池充电时,阳极的反应为:PbSO4+2H2O-2e-=PbO2+SO42-+4H+ |
“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反应尽可能不产生“副产物”,下列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聚苯乙烯 | B.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烯 |
C.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 | D.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 |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取5mL 0.1 mol/L KI溶液,滴加0.1mol/LFeCl3溶液5~6滴,继续加入2 mLCCl4,充分振荡,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血红色,证明溶液中还存在Fe3+ |
B.在铁钉的析氢腐蚀实验中,在负极周围加入K3[Fe(CN)6]溶液会出现蓝色沉淀 |
C.燃料电池实验中,用KNO3溶液或Na2SO4溶液代替蒸馏水,效果要好得多 |
D.蔗糖的“黑面包”实验中只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
已知:
(1)胆矾失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Q1 kJ/mol
(2)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s)===Cu2+(aq)+SO(aq) ΔH=
-Q2 kJ/mol
(3)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则Q1与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
A.Q1>Q2 | B.Q1=Q2 | C.Q1<Q2 | D.无法确定 |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足量的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物质(括号内)后,溶液能与原来溶液浓度一样的是 ()
A.CuCl2(CuCl2溶液) | B.AgNO3(Ag2O) | C.NaCl(HCl溶液) | D.CuSO4(Cu(O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