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ClO2作为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将逐渐用来取代Cl2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已知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实验室制备ClO2的原理是用亚氯酸钠固体与纯净的氯气反应 2NaClO2+Cl2═2ClO2+2NaCl
如图1是实验室用于制备和收集一定量纯净的ClO2的装置(某些夹持装置和垫持用品省略).其中E中盛有CCl4液体.

(1)仪器P的名称是                       
(2)写出装置A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E装置中所盛试剂的作用是                           
(4)F处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图2          (填序号),其中与E装置导管相连的导管口是图2        (填接口字母).

(5)以下是尾气吸收装置,能用于吸收多余ClO2气体,并能防止倒吸的装置的是如图3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若用100mL 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制备Cl2,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填序号).
A.>0.1mol        B.0.1mol    C.<0.1mol        D.无法判断.
(7)ClO2也可由NaClO3在H2SO4溶液存在下与Na2SO3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小组同学看到一则报道:某造纸厂误将槽车中漂白液(NaCl和NaClO的混合液)倒入盛放饱和KAl(SO42溶液的池中,造成中毒事件。该小组同学为探究中毒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组同学依据漂白液具有漂白消毒的性质推测,漂白液中ClO具有氧化性。实验如下:
Ⅰ.用pH试纸检验,漂白液pH>7,饱和溶液pH<7。
Ⅱ.取10 mL漂白液,依次加入Na2SO3溶液和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经检验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
Ⅲ.另取10 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逐渐变浅,一段时间后褪为无色。
Ⅳ.再取10 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酸化后,溶液红色立即变为无色。
①漂白液pH大于7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②由实验Ⅱ得出ClO具有氧化性,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③对比实验Ⅲ和Ⅳ说明ClO氧化性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__________。
(2)小组同学依据(1)中的实验,提出: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有Cl2生成。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是否能反应生成Cl2

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
②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加入硫酸,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③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加入饱和溶液,首先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A中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漂白液与酸性溶液混合会产生Cl2。若取10 mL漂白液与足量BaCl2溶液混合后,不断通入SO2至过量,在实验过程中可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用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请分析三套装置,并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溴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C中的长导管作用:一是导出HBr气体,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已连接好,并进行了气密性检验,也装入了合适的药品,接下来要使反应开始,对C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三套装置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_________,原料利用率低的是__________
(5)B中采用了双球吸收管,其作用和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Y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和Y同主族,Y和W的氢化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在中学范围内X的单质只有氧化性,且是空气的主要成份之一。
(1)写出实验室制取W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研究YX2和W2的性质。

①分别通入YX2和W2,在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铁粉,当通入足量W2时观察到的现象为;若装置D中装的是五氧化二钒,当通入足量YX2时,打开K通入适量X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若装置B中装有5.0mL 1.0×10-3mol/L的碘水,当通入足量W2完全反应后,转移了5.0×10-5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同学将足量的YX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再向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下列溶液也无沉淀生成的是 (填字母)。

A.氨水
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氯化钙

E.双氧水
F.硝酸银

(10分)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镁带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d)剧烈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⑤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既而沉淀消失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仪器: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滤纸
药品:镁带、钠、铝条、新制氯水、新制饱和硫化氢溶液、2 mol·L-1的盐酸、NaOH溶液、蒸馏水、酚酞、AlCl3溶液
(3)实验内容:(填写题给信息表中的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填写序号)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试剂Y是;作用是
(3)已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其为含氯的氧化物。可以确定的是C中含有氯元素的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3,现对C中反应后固体的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存在两种成分:NaHCO3和物质W;
假设2:存在三种成分:NaHCO3、Na2CO3和物质W。
则上述假设中物质W为(填化学式)。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填写相应的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稀H2SO4、稀HNO3、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

(4)若假设l成立,已知C中有0.1mol Cl2参加反应,推知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