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是中国人!”
吉瑞芝
1931年秋,我父亲吉鸿昌担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的时候,曾被迫出国作了一次考察。出国之前,已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蒋介石为了阻挠父亲的抗日活动,立逼他”携眷出国”,作”军事考察”,而实际上是夺去了父亲的军权,将他流放国外。
父亲来到了美国纽约,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父亲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我父亲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奚落地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使父亲异常气愤(             ),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当我母亲和属下劝慰他的时候,他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才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坚决地表示:“下次外出时,就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了!”
果然,他用草板纸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当他挂着牌子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引起很多人的注目,但父亲总是仰着头迈着大步向前(               )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吉鸿昌将军在身上挂着“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是因为(      )
(1)美国一家邮局的工作人员奚落地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2)吉鸿昌想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 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3)吉鸿昌认为这样能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括号里给加点的词语换个说法,比较一下表达效果。
你觉得吉鸿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会认真读短文,再做题。
一天,地球公公在一棵榆树上挂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地球清洁工报名处”。不到半天的功夫,就来了许多报名的动物。
海鸥说:“我是大海海面的清洁工,每天都按时上班,把海面上漂着的死鱼都吃掉,让海面变得更洁净。”
河里的鲫(jì)鱼从水中伸出头来说:“我每天在河里吃水虫、水草,还吃河里的垃圾,河水被我打扫得格外清洁。”
穿着一身黑衣服的乌鸦说话了:“别看我样子长得丑,我专吃地面上的地蚕等脏虫子,这样,地面就变得干净多了。”
蚯蚓从泥土里钻出头来,说:“我在地下吃的是垃圾,经过我的消化后,转变成了肥料,能帮助植物生长呢!”
地球公公听了大家的话,向他们伸出了称赞的大拇指。
(1)数一数,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从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在讲动物告诉地球自己做了什么。
(2)文中说到的地球清洁工有()、()、()和()。
(3)给下面的词语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
格外 ——()称赞 ——()
(4)“鸥”是()结构,用部首法先查( ),再查( )画;这个字的表意部分是()。
(5)这篇短文主要写()(选一个题号填在括号里)。
①地球公公招收清洁工。
②动物们为地球的清洁都做了什么。
③地球公公称赞这些动物。
(6)口语交际:我们都来爱护地球,让它变得更美吧!如果我看见有一位同学在地上乱丢垃圾,会对他说:“。”

课外阅读
登山观景
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座山。星期天,我们登上山顶,往四周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那是新建的城镇。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田野里庄稼一片接一片,在很远的地方与蓝天连在一起。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往西看,是一片果园。那里到处是茂密的果树。果园旁边有一排平房,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学校。校园里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在一片浓绿的衬托下,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大铁桥像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河上,一列火车正从铁桥上通过。河面上的船你来我往,十分繁忙。
我们的家乡多美好。我长大了,一定要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1)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是按()顺序来写的。
(2)按短文内容填空。
()的街道()的田野
(3)请你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4)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把比作。、
(5)请仿写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课内阅读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填空。
(1)一句话,作者用 对比,写出了漓江的独特美。
(2)第二句话,写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是()、()和()。
(3)根据前面提供的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天气真热啊,热得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就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的叔祖那里看了不少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啦。这么有趣的一本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高兴兴地说:“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本。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零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爱抄书,抄过很多。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hàohǎo)密切相连。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他买书回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调(diàotiáo)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chóngzhòng)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面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在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这些宝贵的藏(zàng cáng)书了。
(1)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查字典填空。
“受益匪浅”的“匪”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序();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匪”意思是:
A)不,不是B)不合理的,不对的C)跟“不”搭用,表示必须。 “受益匪浅”中“匪”字的意思应选()
(3)用“”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4)用“”文中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5)你能用简短的一两句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谈理解。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这句话中“特别”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生命生命》节选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不能动弹了。但她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1)在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我震惊的原因是:
①飞蛾的生命力强。()②飞蛾的求生欲强。()
(3)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画线的句子在朗读时,应()
A.语调上扬,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B.语调下降,读出作者对小生命的怜爱之情。
(4)他们是这样理解本文课题的,你同意谁的意见?请在()内打对号。
小强:用“生命”一词重叠作课题,说明生命在成长。()
小明: 用“生命生命”作课题,说明动物、植物都有生命,都是生命体。()
大东:将“生命”一词叠作课题,是强调生命的重要。表达了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
(5)读了《生命生命》一文,你能想到雷锋的一句名言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