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对有清一代学术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导致清代学术走向“新”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 |
| B.西学东渐为中学注入新的活力 |
| C.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
| D.经世致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 |
2012年7月11日,以“感知郑和,拥抱海洋”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南京进行。中国航海事业历史悠久,下列有关航海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航海活动从海上丝绸之路已到达亚非欧地区 |
| B.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普遍使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
| C.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波斯湾 |
| D.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
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
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
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转化反映了
|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 |
| C.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 |
| D.政府的赋税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
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宋初宰相,与枢密对称两府,亦曰两地。……分文事任宰相,武事任枢密。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防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这说明当时
| A.政府行政效率大为提高 |
| B.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
| 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
| D.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
史学家认为构成史学的三要素是“史实”、“史论”、“史识”。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流派纷呈,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
| B.韩非子“法不阿贵”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 |
| C.对诸子百家思想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实现其古为今用 |
| D.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其《鬼魂奏鸣曲》等剧作把鬼魂搬上舞台,让死尸、幻影、亡魂、活人同时登场,互相攻讦,反映了在冷酷无情的西方社会里人类道德体系的全面崩溃。其作品应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