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神宗以后的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与苏氏蜀学,南宋中期的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与浙东事功学派,虽然主张不一,甚至针锋相对,但都落在同一政治文化的框架之内。不同学派之间也能够实事求是肯定对方学术的可取之处。程朱学派尽管对王安石学术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但朱熹仍认为“王氏新经尽有好处”。宋代重要的思想家无论是程朱派,还是心学派,几乎都有“出入释老”的经历,援佛入儒或援道入儒,吸收改造佛、道关于宇宙论和认识论的成果,来重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杨云峰《宋型文化与豫剧艺术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宋儒一反对前代儒家迷信经典、谨守故训的传统,先是对汉唐传注,进而对经典本身表示怀疑。疑传派主要活跃于宋仁宗亲政以前,代表人物有孙复、石介等。疑经派从仁宗亲政后发难,以欧阳修怀疑《周易》为最早,直到宋季王柏怀疑《诗》《书》,始终绵延不绝,李觏、张载、程颢、程颐等130位知名人士,怀疑对象遍及儒家十三经。疑经思潮摇撼了儒家经典的神圣地位,有突破藩篱、解放思想的作用。宋学思想家不避权威而好持异论,由疑古非圣进而议古;拟圣,分别撰写了“自出议论”的思想著作,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继先秦诸子百家以后又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杨云峰《宋型文化与豫剧艺术的人文精神》
材料三:宋代自太祖、太宗起,崇文抑武就立为祖宗家法。“优待文士”、“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等具体而微的政策导向与家法规定,导致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文化管理较为开放,有利于形成多元并存的兼容精神。兼容精神成为宋代知识分子的一般价值取向,这在宋学的开放性与自由度上表现最为充分。
——房峻峰《多了解一点宋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宋朝思想领域呈现的特点。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思想领域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解放军报》社论
材料二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三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1978年3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二所涉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问题?
(2)材料一、二的态度有什么区别?其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的观点在当时有何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材料三(一)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一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二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和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一日节制资本。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四“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遗嘱》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面临怎样的困境,孙中山是如何革除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
(2)根据材料二,中国革命13年来,为何“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孙中山在此期间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其目的是什么?
(3)指出材料三中孙中山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
(4)上述材料体现了孙中山哪些高贵品质?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它促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从一国走向了多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马克思在1848年和1867年的主要理论建树(著作)。
(2)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先后推行了哪些经济政策?分别说明当时推行这些政策的必要性。
(3)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78年他在统一人们思想和理论探索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说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宁夏银川一中20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文综,42B)
阅读下列材料:
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清顺治皇帝第三子,
八岁登基,十岁丧母,在其祖母孝庄太后的教
导下长大成人。在位60余年,施展雄才大略,
捍卫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康乾盛世”的主
要缔造者之一,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
请据此回答:
(1)康熙在位前期,清军入关,天下初定,满洲
贵族统治下的清王朝面临着那些亟待解决的
问题?
(2)康熙在位的60年,中国的疆域版图达到了1300万平方千米,生活着50多个民族,康熙是如何捍卫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营造盛世王朝的?

孙中山和华盛顿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两人都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不懈努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产阶级革命后,两国政体确立的原则是什么?立国的法律依据各是什么?
(2)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