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
材料2:“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章句》
材料3:王守仁:“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2主要体现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材料3主要阐述了王守仁的什么观点?
(4)材料1对材料2、3有何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哪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确立的?
(2)上图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 ?
(3)以以上两种政体为例,简述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早期中国民族企业表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
陈启源
昌隆缫丝厂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在什么时候?近代早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分布有何特点?
材料二: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5%。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如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等。
(2)材料二表明,在1895——1913年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又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节后不久,帝国主义的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中共八大毛泽东作报告图二 社民在公社食堂就餐图三 人民日报关于高产的报告
材料二: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应该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三

图一中共十四大图二 中石化股份公司挂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有那些?材料一中图片二和图片三反映了哪两场运动?有何教训?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中共中央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3)根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党的十四大至今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分别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之间有何关系?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源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⑵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缓慢、曲折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发展高潮,分别是什么时候?
⑶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
⑷从张謇企业的历史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有关明清商业发展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选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孙阳春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 “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 往易货物, 肆中人立付之, 不迟疑”。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二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 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 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 在鸡的肚中塞沙, 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 伪造古董和家谱等。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 总结出许多谚语,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请回答:
(1) 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
(2) 指出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两种不同商业经营现象,并从经济文化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3) 明清时商帮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当时实力最强的商帮有哪些?
(4) 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