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中的①②③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种的三种育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方法①和③的育种原理都是基因重组,但采用方法③的变异是定向的 |
B.方法②诱导单倍体的过程中,细胞全能性的表达与植物激素密切相关 |
C.方法③可将抗病基因直接导入叶肉细胞,使其与细胞中的DNA分子整合 |
D.上述三种育种方法都没有培育出新物种 |
下图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部分所对应的结构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①和④ |
下列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 |
B.要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必须将病毒接种在含35S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才能培养出来 |
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D.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中的核苷酸和氨基酸,那么噬菌体连续复制4次,则子代病毒100%含32P和35S |
用32P标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杀死后与未标记的R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到的活的S型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 )
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35S |
B.部分R型细菌含有32P和35S |
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35S |
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32P |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都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
B.二者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C.艾弗里的实验设置了对照,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没有对照 |
D.二者都诱发了DNA突变 |
下列叙述不能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A.T2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能指导合成T2噬菌体的外壳蛋白 |
B.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后并整合到染色体上,随受体细胞稳定遗传 |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最终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 |
D.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霍氏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