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00年来,通过庆祝“世界母语日”来宣传世界语言和文化多样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孟子时代开始,“华夏正音”之外的语言被贬为“鹱(hù)鸟之音”,意思是并非人类的语言,读书人谁要学它,就是“下乔木而迁于幽谷”
——自甘堕落。
材料二 1637年,有记载的英国最早来华的商人,通过一位懂得中葡语言的通事,与中国人打交道。1699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商馆,英国致力于打开中国市场。18世纪上半叶,随着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增加,广州英语开始“稳步而迅速地取代澳门葡语而成为中外贸易不可替代的国际通用语”。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广州英语在中国南方口岸发挥着贸易通用语的主导作用。19世纪前期,以汉字注音的广州英语词汇读本或手册商务英语教材纷纷出现。如《红毛买卖通用鬼话》、《通商指南》、《华英贸易字汇》等。
——莫再树《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全国范围内兴起“俄语热”。当时流行着一句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1978年后,外语教育出现全面、持续的高潮。外语教育成为中外友好交往、合作的桥梁工程”。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对待外国语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州英语”流行的历史原因。
(3)指出材料三中所反映的的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杜鲁门说:“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再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分割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材料二:1945年10月,占领当局指令修改宪法,(1946年)u月3日,《日本国宪法》在日本国会获得通过……《日本国宪法》第一条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但同时内阁限制天皇的权利。过去只对天皇负责的内阁,现在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据宪法,只对国会负责。由国民选举产生的国会,即众议院和参议院,“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日本财阀……是特权商人与明治政权相结合形成的封建色彩极浓厚的垄断资本集团,1945年10月,根据占领当局的指令,解散财阀、禁止垄断的改革开始实施……
——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材料三:1948年12月24日,麦克阿瑟下令将囚禁的一批甲级战犯全部释放。1946年1月以来,按“公职整肃令”处理的战犯到1951年8月已基本上被解除整肃。
——李植丹、高明振《当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美国处置战败国日本的意图。实际情况如何?
(2)材料二,分析美国占领当局的措施、政策及对战后初期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结合二战后初期国际形势的特点,分析当时美国对日政策的基本目的。
阅读下列材料:
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大臣进行了一番争论。
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 “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易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是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策之善者也。”……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人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
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根据上述材料,将讨论中出现的三种意见,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
唐太宗处理这一问题的决策过程,反映出贞观之治的什么特点?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
雅典公 民总数 |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
罪名 |
||
陪审员 |
陪审员 |
陪审员 |
|||||
约40万 |
约4.2万 |
6,000 |
501 |
抽签 |
举手 |
一审制 |
渎神和蛊惑青年 |
(2)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四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这部宪法表明,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出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形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百度百科
(3)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
(4)如将伯利克里时的雅典与当代美国的民主政治相比,就民主的性质、范围和方式而言有何不同?
材料一(商君)开塞耕战……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
——《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
材料三: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商鞅、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分别指出两场改革的性质。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场改革受到批评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并分析原因。
(4)结合三段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成功;19世纪晚期,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
材料一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于两国之态度,不必因邻国之故而予以特别理喻,且以西洋之道,待之可也。亲恶友者共其恶名,务必矢志谢绝亚细亚之东方恶友。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灭琉球,北开北海,左抚高丽,右取台湾,治效之速,盖地球诸国所未有一也。吾地大人众,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鉴变法,三年之内,治具毕张,十年之内,治化大成矣。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等书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
(2)依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主张“脱亚人欧”的主要理由和消极影响。
(3)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这次上书中主张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
(4)结合所学,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如何,并简要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