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喜逢郑三游山
(唐)卢仝
相逢之处花茸茸,石壁攒峰千万重。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① ,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1)这两首诗虽然都用了形容词“茸茸”,但描写的景物特点却不尽相同:卢仝的诗是形容花草的 ,杨基的诗是形容细雨的 。(各不超过4个字)
(2)有人认为《天平山中》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喜逢郑三游山》的首句“相逢之处花茸茸”,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烘托了诗人遇到友人的喜悦心情。 |
B.《喜逢郑三游山》最后两句,既抒发了诗人希望再次相遇好友的美好情意,又彰显出自己不媚世俗、傲岸不羁的人格追求。 |
C.《天平山中》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描写,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山行图。 |
D.《天平山中》前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细雨”对“南风”,“楝花”对“枇杷”,从气候与植物两方面刻画出了江南三月所特有的景观,抒发了诗人抑郁的心情。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两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迟日江山丽”中“迟日”二字极富韵味,它写出了春日怎样的特点?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二句颇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请作赏析。
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春
(元) 马致远 (元) 白朴
枯藤老树昏鸦,春山暖日和风,
小桥流水人家,阑干楼阁帘栊①,
古道西风瘦马。杨柳秋千院中。
夕阳西下,啼莺舞燕,
断肠人在天涯。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第二首小令画线句展示了一幅、的美丽画面。
马致远诗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白朴诗中的句子“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李白)
可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尾联“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与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结尾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任选角度,赏析名句“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6分)
溪 居①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②束,幸此南夷③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④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⑤碧。[
(注)①这首诗是柳宗元在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③南夷:当时南方少数民族地区。④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⑤楚天:永州原属楚地。请发挥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的画面。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阅读上面的一首宋诗,回答问题。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