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A.蒸馏可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
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一种有效方法 |
C.核磁共振氢普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 |
2010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
B.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分子 |
C.甲烷是重![]() |
D.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
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反应6NO2+ 8NH37N2+12 H2O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
(2)已知:2SO2(g)+O2(g)2SO3(g)ΔH=—196.6 kJ·mol-1
2NO(g)+O2(g)2NO2(g)ΔH=—113.0 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kJ·mol-1。
(3)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 Fe(OH)2+2Ni(OH)2
当电池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5℃、101kPa 下:①2Na(s)+1/2O2(g)=Na2O(s)△H1=-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H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
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317kJ/mol |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 D.总反应为:2Li+2H2O="==" 2LiOH+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