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述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编号
实 验 操 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将S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证明SO2有漂白性
B
向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0.005mol/L的FeCl3溶液和0.01mol/L的KSCN溶液,再滴加几滴饱和FeCl3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探究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C
将装有NO2和N2O4气体的联通球,一个置于冰水中,一个置于热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将CO2通入Na2SiO3水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探究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如图所示,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甲、乙两个烧杯中均盛放饱和NaCl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乙中含有0.10 mol·L-1NaCl溶液400mL,当阳极产生的气体为560mL(标准状况下)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_(假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_
(二)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无污染,能量高,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燃料电池中正极通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
负极发生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池工作时,OH- 移向极________(“a”或“b”)
③当电池放电转移5mol电子时,至少消耗燃料肼________g
(三)全钒液流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其电解液中含有钒的不同价态的离子、H+和SO42.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V2+﹣e=V3+

①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电时,电极M应接电源的_________ 极
②若电池初始时左、右两槽内均以VOSO4和H2SO4的混合液为电解液,使用前 需先充电激活,充电过程阴极区的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VO2+转化为V3+;第二步V3+转化为V2+.则第一步反应过程中阴极区溶液n(H+)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为使稀硫酸和锌制取氢气的反应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用铜丝网包裹的锌粒
②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洗涤后不用进行干燥
④蒸馏操作中,温度计水银球部位要插入液面下且不接触蒸馏烧瓶壁
⑤可以在试管中加热氯化铵固体制备少量氨气
⑥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可用稀硫酸清洗除去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分液漏斗、滴定管和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B.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加适量乙醇,充分振荡、静置,可从碘水中萃取碘
C.洁净的铁钉在食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铁钉上有气泡,说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
D.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E.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使用,而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润洗后使用
(3)用铜片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如图装置中适合的是 (填图甲或图乙);装置B中的试剂最好是 ,该装置的作用是

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Al3 、Fe3 、Mg2 、Ba2 、 NH4、Cl 、CO32、SO42 ,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过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2 mol,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
③在甲溶液中通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质量为1.02 g。
④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质量为11.65 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
(2)试确定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浓度(可不填满):
离子符号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符号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3)试确定K 是否存在________(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Ⅰ)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Na2S2O3(aq) (Ⅲ)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 ,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 。装置E中为 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与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 。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还有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从原子结构分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5)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