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氯元素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
(1)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以NaClO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不直接用Cl2作漂白剂的原因是              (写出两条)。
(2)使用Cl2为自来水消毒时,会与水中的有机物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化物。下列物质中可以替代Cl2为自来水杀菌消毒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臭氧          b.NH3         c.明矾         d.ClO2
(3)生物质混煤燃烧是当今能源燃烧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但生物质中氯含量较多,燃烧过程中会形成金属氯化物(如NaCl)和Cl2等物质,对金属炉壁造成腐蚀。
①NaCl和Cl2中化学键的类型分别是                      
②燃煤过程中生成的SO2会与NaCl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Cl2。若生成Cl2 22.4 L(标况)时转移电子数为4×6.02×102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已知:2H2O2(l)=2H2O(l)+O2(g)   ΔH1 = -196.46 kJ·mol-1
H2(g)+1/2O2(g)= H2O(l)   ΔH2 = -285.84 kJ·mol-1
Cl2(g)+H2(g)=2HCl(g)   ΔH3 = -184.60 kJ·mol-1
在催化剂作用下,用H2O2(l)可除去上述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l2。依据上述已知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和B元素的原子都有1个未成对电子,A+比B少一个电子层,B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 3p轨道已充满;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4,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的质量分数为40%,且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R是由A、D两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中A+与D2—离子数之比为2:1。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密置堆积方式,则其晶体晶胞类型属于      。(填写“六方”、“面心立方”或“体心立方”)。
(2)B的电子排布式   ,在CB3分子中C元素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的是_______杂化。
(3)C的氢化物空间构型为      ,其氢化物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原因是      
(4)B元素的电负性      D元素的电负性(填“>”,“<”或“=”);用一个化学方程
式说明B、D两元素形成的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5)如上图所示是R形成的晶体的晶胞,设晶胞的边
长为acm。则R晶体的密度为      。(阿伏加德数常数用NA表示)

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下列流程可合成阿司匹林、香料和一些高分子化合物。
已知:

(1)写出C的结构简式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G的结构简式
(4)写出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反应类型:④,⑦

透明聚酯玻璃钢可用于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制备它的一种配方中含有下列四种物质:

填写下列空白:
(1)甲中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是
(2)甲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不含甲基的链状羧酸的结构简式
(3)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乙(其中A~D均为有机物):

A的分子式是,试剂X可以是
(4)利用以下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R为烃基)

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特征颜色,且丁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像仅有2个波峰,强度比为2:1。则丁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G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E___________,G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⑤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I.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将序号填入空格处)

(1)芳香烃:;(2)羧酸:;(3)酯
(4)醇:;(5)酚:
II.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1)间甲基苯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2) 2-甲基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成为C4H8的烯烃中的顺反异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