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五种钠盐溶液的pH如下表;
溶质 |
CH3COONa |
NaHCO3 |
Na2CO3 |
NaClO |
NaCN |
pH |
8.8 |
9.7 |
11.6 |
10.3 |
11.1 |
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氢离子能力最强的是 ,根据表中数据,浓度均为0.01mol/L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大的是 (填编号)。
A.HCN B.HClO C.CH3COOH D.H2CO3
(2)有①100mL0.1mol/L碳酸氢钠 ②100mL0.1mol/L碳酸钠两种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
① ② (填“>”“=”“<”下同)。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① ②。
(3)碳酸氢钠是一种 (填“强”或“弱”)电解质;写出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常温下,0.1mol/L碳酸氢钠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Na+、HCO3-、H2CO3、CO32-、OH-五种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实验室中常用氢氧化钠来进行洗气和提纯。
①当150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标况下2.24L二氧化碳时,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② 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 |
Fe2+ |
Cu2+ |
Mg2+ |
pH |
7.6 |
5.2 |
10.4 |
当向含相同浓度的Cu2+、Mg2+、Fe2+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 (填离子符号)先沉淀,Ksp[Fe(OH)3]
Ksp[Mg(OH)2] (填“>”“=”或“<”),要使0.2mol/L硫酸铜溶液中铜离子沉淀较为完全(使铜离子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pH为 。
( Ksp[Cu(OH)2]=2×10-20mol2/L2)
对MgCl2、Al2O3、Fe2O3和SiO2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下列处理,以制取金属Z,并提纯氧化铝。
(1)①和②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是:
(2)金属Z名称为;残渣A为,固体C是
(3)滤液B的溶质有(填化学式)
(4)写出电解Y 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X→B的离子方程式
(6)实验室里常往AlCl3溶液中加入(填“氨水”或“NaOH溶液”)来制取Al(OH)3固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所列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C |
N |
O |
F |
||||
3 |
Na |
Mg |
Al |
Si |
S |
Cl |
Ar |
(1)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下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2)可做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
(3)氧离子结构示意图为,C、N、O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4)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单质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金属单质是
(6)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酸是(写化学式)
(7)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Cl(填“>”、“=”或“<”);
(8)Al2O3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请回答:
(1)写出A和C的化学式:AC 。
(2)依次写出A→D和D→E(E中含有某+5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将SO2气体通入K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由F→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反应体系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
(1)请将Au2O3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
(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3)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入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作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后布匹“脱氯剂”,Na2S2O3和Cl2反应的产物是H2SO4、NaCl和HCl,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有三种金属单质A、B、C,其中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B、C是常见金属。三种金属单质A、B、C能与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之间发生如下转化关系(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H ___________;G________;乙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