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左表;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下表。从左表到右表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宿 |
国 |
氐房心 |
宋 |
尾其 |
燕 |
室壁 |
卫 |
虚危 |
齐 |
宿 |
州 |
房心 |
豫州 |
尾其 |
幽州 |
室壁 |
并州 |
虚危 |
青州 |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君权神授”的思想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自耕农·地主 |
佃农 |
工场主 |
商人 |
|
占总人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可见,明朝内阁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 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 |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 D.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 |
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风气,反映了
A.宋代实行农工商皆本的政策 | B.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
C.宋代士人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 D.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
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
考古学家在对我国某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以下两件农具(经技术测定,这两件农具均为同一时期遗存下来的物品)。此遗址最早是
A.西周 | B.三国 | C.唐朝 | D.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