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胰岛素分子是一种蛋白质分子,现有如下材料:
①胰岛素含有2条多肽链,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间通过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一SH”连接而成的)连接,在A链上也形成1个二硫键,下图所示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②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是有区别的,现把人和其他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如下:
猪:B链第30位氨基酸和人不同;
马:B链第30位氨基酸和A链第9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牛:A链第8、10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羊:A链第8、9、10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天竹鼠:A链有8个氨基酸与人不同,B链有10个氨基酸与人不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_________个。至少含有     个氨基和      羧基。
(2)这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51个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少了___     _。
(3)人体中胰岛素的含量低,会导致血糖浓度过高,尿液中有葡萄糖,称为糖尿病,其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胰岛素,但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为糖尿病人治疗必须用动物体内的胰岛素的话,最适宜的动物是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幼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并计算平均值。
(2)预测实验结果:
(3)上述实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
(4)该实验原理是:
(5)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植物在红光照射下,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图中的SSU、LSU和LHCP表示三种不同的蛋白质)。

请分析回答:
(1)完成图中的过程①时,碱基间配对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既需要_________________作为原料,还需要与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_________________酶进行催化。由图分析,过程②表示_____________过程。
(2)若图中的LHCP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基因b中供转录用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分析,LHCP合成后转移至上发挥作用,影响与之相关的光合作用过程的主要内因是______(答两点)。
(3)图中的SSU和LSU组装成Rubisco酶,说明Rubisco酶的合成受____________控制。从其分布位置推断,Rubisco酶与光合作用的阶段有关。
(4)若用仪器测得该植物细胞对CO2既无吸入也不放出,此时说明

Ⅰ、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他们对实验的处理如下表所示:

试管
组别
实验处理
加入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mL)
温度
加入试剂
试管1
2
常温
2滴蒸馏水
试管2
a
90℃
2滴蒸馏水
试管3
2
常温
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试管4
2
b
2滴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

(1)表格中的a、b应填写的内容分别是。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哪些自变量?
(2)表中的哪两组试管对照,可研究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差别?
(3)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填“能”或“不能”)用过氧化氢为实验材料。
Ⅱ、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1)若要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为c→b→a→b,则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为:(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则颜色变化为:
(3)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Ⅱ
装置Ⅲ
1
向左移
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不移动
向右移

3
向左移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下图表示同一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分析回答:

(1)该图所示细胞为(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若按分裂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填序号)。
(2)图(填序号)表示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因为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于上。
(3)该图中,能表示DNA分子数∶染色体数=2∶1的时期的是图(填序号)。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填序号)。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期。
(4)图中未标出的同属于细胞周期的另一阶段为分裂间期,该时期发生的主要变化为:

下图1为植物体内细胞代谢示意图,其中①-⑨表示过程,A、B表示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具有捕获光能的色素,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需加入,以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其中叶绿素的含量可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速率。
(2)过程③发生的具体场所是,过程③为过程②提供的物质有
(3)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物质A的含量变化分别为
(4)图2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最适温度)、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图2中的A点匹配图3中的(填字母)图,BC段匹配图3中的(填字母)图。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mg/100 cm2叶·小时(用CO2变化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
(5)若图1中B物质为丙酮酸,则过程⑥发生的具体场所是,其中能发生在人体内的过程有(填序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