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774年4月华盛顿说:“我想我可以宣布一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此时,华盛顿还认为英国国王是有道明君,只要下情充分上达,英王就会支持正义,纠正内阁的错误。……不久,从英国传来消息,英王乔治三世在议会发表演说,要对北美殖民地按照“暴乱”罪实施镇压,用血和火来回答大陆会议的“致英王书”。 ……1776年2月华盛顿又说:“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通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我们采取这一必然会促使我们幸福的步骤,是完全应该的。”
材料二 美国宪法不是制宪者们凭空设计的产物,而是在已有的法律、思想、文化及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美国宪法不是纯理论的产物,而是深深根植于当时社会的宪政文化土壤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中。美国宪法形成的基础是综合性的,美国宪法基础的综合性为宪法的稳定性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盛顿态度的前后变化和发生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宪法长期稳定的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本。及其长也,不进之大学,则无察其义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朱熹《大学或问》
材料四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顾炎武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在修养论上的主张。
(4)根据材料四说明顾炎武在治学上的主张。
(5)请用几个关键词简单概括儒家学说的时间和相应的发展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是什么政策? (1分)材料一、二、三反映了美国什么意图?(1分)
(2)针对材料三中美国的政策,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 (1分) 它标志着什么格局的确立?(1分)
(3)材料四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又有哪些力量冲击了此格局,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2分)
(4)综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进口”的国王
1688年6月30日,英国议会向威廉发出邀请书,请他立即到英国来保护他们的自由。11月5日,威廉率600艘军舰和1.5万名士兵,在英国托匀基海港登陆,随即向伦敦进军。威廉进入英国后,受到了贵族和乡绅们的支持。詹姆士二世逃往法国。议会宣布威廉为英国国王,玛丽为女王,实行双王统治。
材料二对英国人来讲,除了怀旧意义之外,王室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民族象征。从撒切尔到梅杰再到布莱尔,直到现任首相卡梅伦,政府可以更迭,但最“正统”的王室却只有一个。在欧盟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王室的存在,对于保持英国独立的“民族身份”将更加不可或缺。此外,王室也是政府最好的外交官之一。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英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英国王室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英王的存在还有必要吗?说明理由。(4分)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制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民主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雅典的抽签选举,分析该项方式的积极作用体现在哪里?(2分)
(2)伯里克利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表现。(3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积极作用。(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孙中山遗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三孙中山遗嘱三部分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