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     ,因而对B组小鼠的要求是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相同,说明         免疫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而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工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     ,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        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小鼠的        
(3)实验中,I一Ⅳ组小鼠感染的是        ,注射T细胞或血清是在感染时间的      天。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动物细胞中DNA含量为2个单位(m)。下图分别为雌性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请回答:

(1)细胞A是细胞,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以横轴上的数字段表示)
(2)曲线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的结果,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含量变化是由于的结果
(3)A、B、C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染色单体数依次是

右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

(1)其性别是性。若测定该果蝇的基因型,选择与它交配的果蝇的基因型为
(2)若基因型为BbXDXd,则两对等位基因按照规律遗传,可产生各种基因型的配子数量比例为

下图所示DNA分子平面结构图,仔细阅图回答下列各问:

(1)写出图中各编号的中文名称:④______;⑨________
(2)图中共有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碱基________对。
(3)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15N的同位素培养基上,则能在此图的________成分(填写编号)上可以测到15N。
(4)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32P的同位素培养基上,则能在此图的________成分上可以测到32P。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牵引染色体的运动呢?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染色体的运动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
实验方法:破坏纺锤丝
实验材料和用具:相差显微镜(可连续观察活细胞一个分裂期的染色体变化)、洋葱、盖玻片、载玻片、吸水纸、滴管、广口瓶、清水、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等。
方法步骤:
(1)培养洋葱根尖
(2)切取根尖2~3mm,并对它进行解离、漂洗和染色。
(3)将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使根尖处于秋水仙素溶液中,在相差显微镜下用一个分裂期时间观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
(1)请你预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①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2)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如果选用低温代替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丝,你认为是否可行?试说明理由。

②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根据下图回答:

(1)在此工程过程中涉及到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①到③需用______________处理分散,②导入单细胞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当⑤发育到时期时,是移植到⑥体内的最佳时期。在胚胎移植过程中,供、受体动物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分割后的胚胎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使胚胎移植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4)利用转基因动物乳汁生产生物产品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培育该转基因动物的过程属于生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