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为:4NH3 (g) +5O2 (g) 4NO(g) + 6H2O(l) △H
(1)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N2(g)+3H2(g)═ 2NH3(g)△H = ﹣92.4kJ/mol;
N2(g)+ O2(g)═ 2NO(g)△H = +180.6kJ/mol。
则上述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的△H=             
(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浓度
c(NH3)(mol/L)
c(O2)(mol/L)
c(NO)(mol/L)
起始
0.8
1.6
0
第2min
0.6
a
0.2
第4min
0.3
0.975
0.5
第6min
0.3
0.975
0.5
第8min
0.7
1.475
0.1

①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时,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反应在第6min时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减小压强       D.增加O2的浓度
③下列说法中能说明4NH3(g) + 5O2(g)  4NO(g) + 6H2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O的同时,生成n mol NH3
B.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百分含量w(NH3)=w(NO)
D.反应速率v(NH3):v(O2):v(NO):v(H2O) = 4:5:4:6
E.若在恒温恒压下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3)某研究所组装的CH3OH﹣O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①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                               
②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以此电池作电源,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并有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             (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研究CO、SO2、N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综合处理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以CO或CO2与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合成甲醇,你认为用哪种合成设计线路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如图所示是用于合成甲醇产品中甲醇含量的检测仪。写出该仪器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正极
(3)一定条件下,NO2和SO2反应生成SO3(g)和NO两种气体,现将体积比为1:2的NO2和SO2的混合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 1 mol SO2,同时生成1 mol NO

当测得上述平衡体系中NO2与SO2体积比为1:6时,则该反应平衡常数K值为
(4)工业常用Na2CO3饱和溶液回收NO、NO2气体:
NO+NO2+Na2CO3=2NaNO2+CO2 2NO2+Na2CO3=NaNO3+NaNO2+CO2
若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完全吸收NO、NO2混合气体,每产生标准状况下CO2 2.24L(CO2气体全部逸出)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g,则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将与2011年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开展相关空间科学试验。火箭推进器是成功发射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推进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20世纪前,黑火药是世界上唯一的火箭推进剂,黑火药是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S+3C+2KNO3=K2S+N2↑+3CO2↑。
①K2S的电子式为,CO2的结构式为
②已知S和氯水反应会生成两种强酸,其离子方程式为
③取黑火药爆炸后的残留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写出检验此溶液中是否含有K的实验操作方法
(2)20世纪60年代,火箭使用的是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氧化剂有四氧化二氮、液氧等,可燃物有麟(N2 H4)、液氢等。
①肼(N2 H4)溶于水显碱性,其原理与氨相似,但其碱性不如氨强,写出其溶于水呈碱性的离子方程式:
②一种与N2 H4电子数相等的绿色氧化剂,能将油画表面黑色的PbS氧化成白色的PbSO4,使油画变白、翻新,化学方程式为:
(3)以上的火箭推进剂一般含有氮元素,含氮化合物种类丰富。有一含氮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爆炸性,86g该化合物爆炸分解会生成标况下N267. 2L和另一种气体单质H2。写出其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²﹣):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²﹣):n(HSO3﹣)
91:9
1:1
1:91
pH
8.2
7.2
6.2

①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c(Na)=2c(SO32-)+c(HSO3),
b.c(Na)> c(HSO3)> c(SO32-)>c(H)=c(OH
c.c(Na)+c(H)= c(SO32-)+ c(HSO3)+c(OH
(4)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1)C1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1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a目的是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1,理由是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1,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如图所示,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其中各试剂瓶装的试剂为:B(氢硫酸)、C(溴化亚铁溶液)、D(碘化钾淀粉溶液)、E(混有SO2的氯化钡溶液)、F(水)、H(紫色石蕊试液)。

(1)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
(2)Ⅰ中b瓶内加入的液体最好是____________。
(3)用图示的Ⅱ或Ⅲ代替Ⅰ是否可行?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和Ⅰ处活塞,让氯气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G处酒精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怎样证明氯气已充满整个装置?_____________。
②下列装置中的现象是C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5)G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写出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H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