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无机化工中,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制取其它铁系化合物的原料,如制取氧化伯系颜料、磁性材料和黄血盐等。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NH4)2Fe(SO4)2完全分解的产物。
已知:①隔绝空气受热完全分解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98%浓硫酸能顺利吸收SO3
Ⅰ.甲同学根据以下流程探究分解的部分产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预期的现象是_____;C装置的作用可能是______,D装置可以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_____。
(2)加热前先通一会儿N2,再关闭气阀,其目的是_______。
Ⅱ.乙同学猜想(NH4)2Fe(SO4)2分解时可能生成了SO3,为了验证他的猜想,小组同学又提供了如右图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3)不能选择E和F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
(4)加热装置A与G、H连接并进行实验,请你提出需要改进的方案________。
(5)已知饱和SO2水溶液中c(SO32-)=6.0×10-8mol•L-1,Ksp(BaSO3)=5.4×10-7。通过计算判断在1.0mol•L-1的B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纯净的SO2能否生成BaSO3沉淀?
(6)当G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时,并不能说明A中生成了SO3,理由是_______;为了进一步证明是否有SO3生成,请你补充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的操作过程)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A中铁丝发生如下反应2Fe+3Br2=2FeBr3FeBr3的作用是,请写出A中另外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观察到A中的气体颜色是由______色变成_______色。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的方法是验证是否有HBr的生成,故而可向试管D中滴入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g10%的稀硫酸溶液时,除使用量筒外还需用到容量瓶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NO3杂质
C.无法用分液漏斗将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
D.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E.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F.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0.1000mol/L的KMnO4溶液
G.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g干燥的NaCl固体
H.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I.用瓷坩埚高温熔融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J.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31.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中(A下端活塞关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
(5)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现象是

现有36%的醋酸(CH3COOH),密度为1g/ml,欲配制0.1 mol/L的醋酸250 ml,需要取用36%的醋酸ml。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
若配制时仅有其中一步操作(如图所示)有错误,其他操作全部正确,则所配醋酸的浓度(填“正确”、“偏大”或“偏小”)。

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100 mL 1.0 mol·L-1的NaOH溶液。

A.100 mL烧杯 B.500 mL容量瓶 C.玻璃棒 D.100 mL容量瓶 E、漏斗

F、胶头滴管 G、试管 H、托盘天平 I、药匙 J、200 mL试剂瓶
(1)需称量_________ g 烧碱,应放在___________中(填写代号)称量、溶解。
(2)完成此配制实验,需要用的仪器(填写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