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甲的化学式为YX3,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的化学式为YZ3,丙是由X、Y、Z组成的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Y>Z,而离子半径: Z>Y>W |
B.化合物丙中只存在共价键 |
C.测得丙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丙盐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离子浓度 |
D.甲沸点远高于乙,可能是甲分子间存在氢键所致 |
Na2O2、Cl2、SO2等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2O2、Cl2、SO2依次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 |
B.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 L SO2反应生成Na2SO4,转移电子数目为NA |
C.等物质的量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褪色更快 |
D.在Na2O2中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 |
将一定量的SO2通入Ca(ClO)2溶液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定错误的是 ( )
A.SO2+H2O+Ca2++2ClO-====CaSO3↓+2HClO |
B.SO2+H2O+Ca2++2ClO-====CaSO4↓+HClO+H++Cl- |
C.2SO2+2H2O+Ca2++2ClO-====CaSO4↓+4H++2Cl-+![]() |
D.SO2+H2O+Ca2++3ClO-====CaSO4↓+2HClO+Cl- |
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
B.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了SO2有漂白性 |
C.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强于I2 |
D.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
能鉴别CO2和SO2的试剂是 ( )
A.品红溶液 | B.澄清石灰水 |
C.紫色石蕊试液 | D.氯化钡溶液和氯水混合液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与空气中的S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则“PM2.5”的颗粒物在酸雨形成过程中主要的作用是下列的 ( )
A.还原作用 | B.氧化作用 |
C.催化作用 | D.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