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右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量取50mL 0.25mol•L-1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
②量取50mL 0.55mol•L-1NaOH溶液,测量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请回答: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
(2)NaOH溶液稍过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
(3)加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沿玻璃棒缓慢加入 B.一次迅速加入 C.分三次加入
(4)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
(5)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J/(g•℃),请根据实验数据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温度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 t2/℃ |
温度差平均值(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5.0 |
25.2 |
25.1 |
28.5 |
|
2 |
24.9 |
25.1 |
25.0 |
28.3 |
|
3 |
25.5 |
26.5 |
26 |
31.8 |
|
4 |
25.6 |
25.4 |
25.5 |
29.0 |
(6)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c.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7)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若将含0.5molH2SO4的 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7.3kJ。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硫酸氢钠甲醛(
)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以
、
、
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烧瓶中(装置如图 所示) 加入一定量
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
,至溶液
约为4,制得
溶液。步骤2:将装置
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 ~ 90益下,反应约3
,冷却至室温,抽滤。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装置
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
(2)①步骤2 中,反应生成的
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是。
②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除
外还有(填化学式)。
(3)①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填仪器名称)。
②滤渣的主要成分有、(填化学式)。
(4)次硫酸氢钠甲醛具有强还原性,且在120益以上发生分解。步骤3 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
(12 分)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
、
)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
,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一定条件下,
与
存在下列反应:
+
=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 其目的是;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
和
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 颐1。若
:
>1 颐1,则会导致;若
:
<1 颐1,则会导致。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 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广东卷]氟乙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发生过使人中毒致死的案例。某合成反应如下:Cl-CH2COOCH3+ KF→F-CH2COOCH3 +KCl。该反应的产率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是KF的干燥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序号 |
KF干燥方式 |
氯乙酸甲酯转化率/% |
氟乙酯甲酯收率/% |
① |
未干燥 |
41.2 |
30.9 |
② |
真空干燥3h |
61.6 |
55.7 |
③ |
真空干燥5h |
77.5 |
73.0 |
④ |
600℃烘8h |
71.3 |
63.4 |
⑤ |
600℃烘12h |
79.2 |
70.7 |
⑥ |
600℃烘8h再150℃真空干燥3h |
90.5 |
82.3 |
各原料价格:ClCH2COOCH3:1.16元/mol,KF:0.85元/mol。
(1)由表可看出,最佳干燥方式为 。(填序号)
(2)影响氟乙酸甲酯收率的因素 。
(3)为提高氟乙酸甲酯收率,应选择的比率是 ,理由是
(4)合适的反应时间是 ,时间不宜过长的原因可能是
(5)写出氟乙酸甲酯完全水解的方程式
[广东卷] 某小组用如图装置及药品(部分略去)探究工业制硫酸的过程。
(1)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此时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时A中氧气导管冒出的气泡与SO2导管冒出的数量相近,目的是: ,SO3在装置 中被吸收,装置D中盛放的溶液是: 。
(3)实验结束后,为使装置中残留的SO2、SO3被充分吸收,操作方法是
(4)有人设想用如图所示装置,根据电化学原理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A为SO2,B为O2,则负极是 (填左、右),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 。
(15分)已知:BaSO4(s)+4C(s) 高温4CO(g)+BaS(s)
工业上以重晶石矿(主要成分BaSO4,含杂质Fe2O3、SiO2)为原料,通过下列流程生产氯化钡晶体(BaCl2·nH2O)。
(1)若按以上流程在实验室焙烧重晶石矿,回收处理所产生的气体,恰当的方法是(填字母编号)。
a.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气体 b.用浓硫酸吸收气体 c.点燃气体
(2)焙烧重晶石矿时,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两个)。
(3)为测定产品氯化钡晶体(BaCl2·nH2O)中的n值,设计下列实验步骤,请补充完善空缺项的实验步骤:①称量样品;②灼烧样品;③置于(填仪器名称)中冷却;④;⑤恒重操作。恒重操作的目的是;若最终测出的n值偏大,可能的实验操作误差原因是(举例一种情况)。
(4)用下列装置组合也可完成(3)中实验。请选择下列恰当的装置组合(称量、加热和夹持仪器省略),完成上述实验:(用装置代号以“A……
”形式表示,每套装置不可重复使用)
(5)将重晶石矿与碳、氯化钙共同焙烧,可以直接得到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SO4+4C+CaCl2高温4CO+CaS+BaCl2。以下是从焙烧后的固体中分离得到氯化钡晶体的实验流程设计(已知硫化钙不溶于水,易溶于盐酸)。请在空格方框横线上填写操作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