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少年徐文长
徐文长小的时候很聪明。有一天,他伯父笑着拿出一包礼物,挂在比徐文长高出许多的扁担上,对徐文长说:“这礼物是给你的,但是,你不能把扁担横下来,也不能站在高处去拿。”徐文长眼珠一转,又有主意了。他把扁担举到一口井边,然后把扁担从井口伸下去,轻而易举地从扁担上取下了礼物。“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伯父翘起了大拇指。
在短文中找出和下面意思一样的词,写在括号里。
(1)形容事情容易做。( )(2)办法。( )
伯父对徐文长拿礼物有两个要求,一不能( ),二不能( )。
伯父夸徐文长聪明是因为:( )
(1)伯父喜欢徐文长。
(2)徐文长爱动脑筋,按伯父的要求拿到了礼物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题
他还清楚地记得,许多年前,在一个新学期开学的日子,他回到学校。黑板上赫然写道:“学杂费总计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口袋里的手攥(zuàn)着那张五十元钱。
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槛上,母亲下地还没回来。他听见过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唠叨:“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而且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巍巍地从衣袋里取出那钱的……
“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异地问。“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话还没说完,母亲已经给了他一耳光!他抬起头,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在颤动着。她问:“是不是钱不够?”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打开堂屋的门,他和母亲一前一后进了家。母亲说:“娃,你等着!”他惊愕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了希望。一会儿,母亲提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竹篮走了过来,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学校去,去跟老师说些好话。”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
他到了学校。老师正为这个顶尖的学生没来报到而奇怪。“进来吧!”老师说。他默默地放下篮子,掏出五十元钱放在红布上。
老师惊异地揭开红布——啊!一篮白生生的鸡蛋!
老师拿着他的录取通知单,看看这五十元钱和一篮鸡蛋,愕然无语。
(1)第一段中的“盯”和“攥”两个词语表明了“他”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母亲说:“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他”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达了“他”不想读书的真实想法。 |
B.表达了“他”想读书又难以实现愿望时抱怨母亲的心情。 |
C.表达了“他”既渴望读书又不想因家境困难而使母亲为难的复杂感情。 |
D.表达了“他”渴望读书却因家境困难造成读书无望的苦闷心情。 |
(3)“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修饰语“呜呜地”表达了“他”______的情感。
(4)小说结尾用“愕然无语”写出了老师的复杂感情。试想,老师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课文,回答问题。
(1)同学们是怎么发现李兰带的不是纯净水,而是凉白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怕李兰要面子,没有告诉她真相,你认为母亲是虚伪的人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说:“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这是什么意思?李兰后来对“穷”有了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傍晚,我像一只快活的小鸟蹦蹦跳跳地跑进校园,参加“中秋赏月晚会”。进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装点的主席台,一条横幅高悬在主席台上方,横幅下面是用彩笔绘出的红艳艳的苹果、黄澄澄的鸭梨,多美呀!
夜幕降临了,小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的,就像明亮、快活的眼睛。大队辅导员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说:“晚会开始了。”顿时,教室里一片欢腾。你看,张明和孙磊说的相声,逗得大伙笑得合不拢嘴;一年级同学演的“小蜜蜂”,多么有趣呀;五年级同学演的“丰收舞”可真吸引人。
“月亮升起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我情不自禁地望着那夜空,多美的月亮啊!它慢慢地、慢慢地升入夜空,是那么圆,那么亮,简直就像一个明亮的大圆盘。她把银色的光辉洒在校园的小树上,映照在同学们的脸上,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哧——叭”,一个震耳欲聋的响声回荡在夜空里。放烟花啦!只见绚丽多姿的礼花竞相开放。有的像金色细雨,纷纷落下,有的像孔雀开屏,惹人喜爱。“快跳舞吧!”小丽拉着我的手,汇入欢乐的人群里。小伙伴们戴着各种美丽的头饰翩翩起舞。校园仿佛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月亮升得更高了,披着月光,踏着节拍,小伙伴们沉浸在欢乐之中。
(1)这篇文章是按()顺序写的,从文中画出相关词语。
(2)请用“__”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作者把月亮比作明亮的大圆盘,我们还可以把它比作()。
(3)月亮那么圆,那么美,古往今来,人们常常望着月亮产生无限的遐想。这个时候你会想到什么,你的美好愿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西湖
西湖三面环山一面靠城,面积5.65平方公里。那一泓脉脉含情、明净鲜活的湖水,就蕴藏在这连绵起伏、若隐若现的层峦叠嶂之中;(鼎足而立的湖中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就像三颗绿色的宝石,巧妙地镶嵌在这碧玉似的镜面上,而苏堤、白堤则像两条飘逸在这镜面上的缎带。)水映山色,山色更加秀媚;山衬水态,水态愈显柔情。山与水美妙和谐地结合,使游人有置身画图中的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是一首诗,是一幅天成的图画,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1)查字典填空。
“嵌”是()结构的字,部首是()。
“鼎”共()画,第六画是()。
(2)从文中找出描写湖水的两个词语:_____、_____;描写山的两个词语:_____、_____。
(3)读文中家()的句子。并回答问题。
①理解句中带点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并谈谈你读了这句话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句话写的是西湖的什么地方?分别把它们比作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西湖是诗,是天成的图画,是美丽的故事。你欣赏过西湖的美景吗?如果没有,可以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西湖。你认为西湖是_____,是_____,是_____。
认真读下面歌词,并回答问题。
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
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
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
风是你的歌,云是你脚步,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
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
(1)《想当一棵树》中说树沉默、有姿态、有雅量、很幽默,而这首诗说“好大一棵树”。“大”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它“大”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3)“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你能举例说说树怎么为人类造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生活中哪些人有树的精神?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