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4℃的冰箱冷藏室里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不萌发
(1)实验甲和乙形成对照实验,其中变量是 。
(2)实验设计中,甲和丙能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
(3)本实验中共有几组对照实验? 。
(4)本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
(5)小组中有些同学认为,节约起见,每个烧杯中放一粒种子就够了,你同意这一做法吗? ,理由是 。
分析下面所示实验和下表数据:
气体成分 |
环境中的气体(%) |
呼出的气体(%) |
氮气 |
78 |
78 |
氧气 |
21 |
16 |
二氧化碳 |
0.03 |
4 |
水 |
0.07 |
1.1 |
其他气体 |
0.9 |
0.9 |
如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一工。结果,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是变浑浊。
(1)甲瓶在这个实验中起作用。
(2)甲瓶中的浑浊程度,说明空气中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的浑浊程度,说明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较多。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进入了,而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
。
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问题。
试管号码 |
A |
B |
C |
D |
E |
加入物质 |
糨糊、清水 |
糨糊、唾液 |
糨糊、唾液、盐酸 |
糨糊、唾液 |
糨糊、唾液 |
温度 |
37℃ |
37℃ |
37℃ |
100℃ |
0℃ |
时间 |
10分钟 |
10分钟 |
10分钟 |
10分钟 |
10分钟 |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变蓝 |
1)若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则以为一组对照实验。
2)若为探究酸碱度(PH值)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则以为一组对照实验。
3)若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则以为一组对照实验。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含有,可以消化,唾液中的,发挥作用所需条件是酸碱度和。
5)A和D是否能构成一组科学工作者的探究实验?
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㚃“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便把两个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惊讶地发现了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
(1)根据你学所的知识,你认为他发现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
A.死了 | B.没有带芽眼 | C.块太小 | D.没有根 |
(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将逃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种在甲花盆内,将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原因是。
④预计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发育成幼苗,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
⑤得出的结论是。
验证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室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学生在实验时配制如下的不同浓度梯度的酒精:1%、3%、5%、8%、10%、15%、20%等。在15℃左右的室温中经过大量的实验,并在实验中选择10秒内水蚤跳动范围在30~36次之间的成年水蚤为材料,经过多次实验得到以下平均数值。现将在不同酒精浓度梯度下的水蚤在10秒内的心脏跳动次数列表如下:
酒精浓度 |
清水 |
1% |
3% |
5% |
8% |
10% |
15% |
20% |
10秒内心脏跳动次数 |
33 |
30 |
28 |
24 |
22 |
21 |
18 |
死亡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以上数据转在坐标系内表示出来,并将其连成一条曲线。
(2)上述图表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___________的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
(3)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而导致___________。分析其原因,就很容易得出,酒精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所以会减缓心脏的跳动。
学习完植物的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精心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分析回答: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均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其他处理如图,然后将甲装置整体移至光下6小时;
②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③取出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然后漂洗干净并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1)甲装置中,A与B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2)从A瓶中挤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作用产生的。
(3)用乙装置脱色时,小烧杯内盛放的液体是。
( 4)滴加碘液后,变为蓝色的是取自瓶的叶片。该实验可以证明:绿叶制造淀粉时需要光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