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一支0~0.6A和0~3A两个量程的电流表研究图1中通过a点、b点和c点的电流大小关系.
(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当把电流表接入a点时,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反向偏转,其出现故障的原因是: ;排除的方法是 .
(2)故障排除后,电流表在a点、c点时指针的位置如图2所示,电流表接在b点时指针的位置如图3所示,请将电流表的读数填入表中:
测量处 |
a |
b |
c |
电流/A |
|
|
|
(3)通过本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一位演员的舞台上,她穿白色的上衣和绿色的裙子,当用红色的追光灯照射她时,你在舞台下会看到她的服装呈什么样的颜色?当用何种颜色的追光灯照射她时,她的上装和裙子都是绿色的?当用何种灯光照射她时,才会看到她服装的本来的色彩?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第一次(毛巾表面)第二次(棉布表面)第三次(木板表面)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______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 (选填“平衡力”、 “非平衡力” 或“不受力”).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使_________相同.
(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N.若物体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摩擦力;若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
(4)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擦力.
(5)实际操作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因而测力计的读数不一定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法,确保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你的做法(画图或文字说明):_________.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1: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所示);
步骤2: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与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比较“步骤2”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一层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如图丙所示),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的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1)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什么?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A、B、C)中的哪一个?
(3)在“步骤2”中,若木块上方砝码的重为0.5 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则砝码与木块间摩擦力的大小是 ( )
A.大于0.5 N B.大于零但小于0.5 N C.等于0.5 N D.等于零
(4)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