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H2(g)+O2(g)=2H2O(g) △H=-483.6KJ/mol。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
H—H |
O=O |
键能/KJ▪mol-1 |
436 |
498 |
则水分子中O—H键键能为
A.463.4KJ/mol B.926.8KJ/mol
C.221.6KJ/mol D.413KJ/mol
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小 |
B.25℃时,向Mg(OH)2的澄清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降低 |
C.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NH4Cl溶液中的Ksp小 |
D.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
1体积某气态烃和2体积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6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由此可以断定原气态烃是(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A.乙炔 | B.丙炔 | C.丁炔 | D.丁二烯 |
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c(SO42-)的增大而减小 |
B.三个不同温度中,363K时Ksp(SrSO4)最大 |
C.283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D.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
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
B.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
C.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 |
D.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纯铜做阳极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浓度均为0.1 mol / L的新制氯水,加入少量NaHSO3晶体,片刻后,溶液中HClO 分子的浓度减小 |
B.室温下,将1 mL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后,测得其pH<5 |
C.在硫化氢水溶液中加入碱有利于S2—的生成 |
D.500℃左右比室温更利于合成氨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