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然而我国目前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等待脱贫。2014年5月,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发出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要求深入进行节俭节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俭节约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要把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引导人们以俭养德、以俭修身,使节俭节约成为日常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
根据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评析观点“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
我国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推动农村改革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年9月11日—13日,农业部领导在第八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论坛上讲话指出,进一步推进与中东欧国家的农业合作,深化农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各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控制、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与各国在农业生产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农业信息化领域假期合作,假期农业方面的国际合作。
材料二 W县推行农田水利建设监管新机制,突出农民群众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项目推选、申报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广泛征求农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报县里批准后组织实施。项目建设上由村民代表大会选出项目理事会作为项目建设主体,直接组织施工、材料采购、设备租货和财务管理,对能够自建的项目,不再实行招投标,由理事会组织村民参与建设并获得相应报酬。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县政府设立举报专线电话并向社会公开,做到功目发包,建设过程、 资金使用公开、公示、透明。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深化农业领城对外开放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分析w县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是如何发挥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9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速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将此称为“中国之谜”。材料二: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材料一中“中国之谜”的原因并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的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3年1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笫八次全体会议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着眼点是,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政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某县政府针对农村精神文化匮乏、干群关系紧张、社会动员管理困难等问题,创造性开展“舞动乡村”文化活动。组织省、市、县级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提供服务、投入资金,推进示范点建设;组织村民现场“讲、评、议”好人好事,发动基层文化志愿者开展“我为老歌填新词”舞动乡村舞曲及主题曲征集活动,将思想道德、尊老敬亲、热爱家乡等内容作为新词,老歌新唱,歌颂生活;跳舞现场每周召开村情通报会,每月召开村民议事会,选派机关干部走进活动现场,讨论村务、评议工作、研究事项、调解矛盾。
材料二某校组织高三学生开展“美丽福建网上行”活动,要求同学们上网搜集美丽福建的素材,并在“美丽福建”主题班会上展示搜集的材料。
同学甲:福建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加快“绿色转型”,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十二条主要水系水质优良,2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成为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一项新兴的旅游项目——福建“清新空气游”在全国悄然兴起,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增加了28%。
材料三针对日本政府的 “购岛”行径,我国西安、青岛等多个城市发生了多起民众的保钓示威行动和“抵制日货”运动,但也出现了打砸日系车4S店和日系汽车、日式餐厅等不理性行为。对此,专家指出,“抵制日货”多是不买日本品牌产品,但事实上许多日本品牌的产品在我国制造,抵制日本货虽然会让日本在华企业利益受损,但也会损害日资企业雇佣的中国员工的利益,日资企业为中国社会缴纳税金等公共贡献也会受损,进而损害我国经济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县政府开展“舞动乡村”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公民应如何通过自己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助推经济的“绿色转型”?(10分)
(3)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看待材料三中民众对钓鱼岛事件的强烈反应。
网络时代的降临,使传统社会中的一些“瑕疵”有了放大的可能。低俗色情、盗版影 视,这些原来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的落后与腐朽文化,通过互联网能传播到全世界。有人滥用网络监督权利,散布谣言,诬陷他人等等。因此,加强政府对互联网的监管势在必行。
有人认为,政府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是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限制。请你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