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远
唐 杜甫
肃肃① 花絮晚,菲菲②红素轻。日长惟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③。
注释:此诗是永泰元年春杜甫在浣花溪作 ①肃肃,花落的声音。②菲菲,花落的样子。③亚夫营,指戒备森严的军营。
颈联和尾联中,诗人凭借关中数乱、剑外未清和 三件典型事例寄托深切的 。
前人评价此诗前四句写景,说,“写有景之景,诗人类能之。写无景之景,惟杜独擅场(指超出众人)”。请结合颔联评析杜甫写无景之景的独特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锦缠道春游
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注】,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注】宫眉:妇女依宫中流行样式描画的眉毛。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淡月疏星,浣沙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鞚:带嚼子的马笼头。征衣:旅人之衣。请赏析“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中的“飞”字。
前人认为这首词写景状物妙在“动静结合,形神兼备”,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作答。
渔家傲东昌道中【清】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撩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1)上阕首句运用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2)赏析最后一句
(3)“午睡觉来愁似织”一句虚实结合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虚实结合”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
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小题。
听 筝( 柳中庸 )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筝,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 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诗歌后三联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筝声中蕴含的“悲怨”之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统观全词,“心事”主要指的是什么?
(2)词中用了哪几种手法写“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