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细细端详着:这条变色龙全身翠绿。椭圆形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凸起,凶相毕露。身躯呈长筒状,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四只短脚,尾巴尖细。尽管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它指手画脚,它却依然一动也不动。
“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
“你别看它可以连续几个小时挂在枝叶上一动不动,但它是似睡非睡地窥探着,伺机捕捉昆虫。它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当它的两只眼睛同时注视着前方时,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准确地判断自己与昆虫之间的距离,用舌头捕捉食物。”中非工人朋加沙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着。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我们被它吓了一跳。
片段中表示“看”的词语有: 、 、 。
从“迅雷不及掩耳”看出 。
第二段中引号表示 ,破折号表示 。
“我们被它吓了一跳”的原因是: 。
联系全文,概括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变色龙靠( )来判断昆虫的位置,用( ) 来捕获食物。
用“——”线画出正确读音 伺(cì sì)机 刹(chà shà)那间
“刹那间”可以换成词语: 、 、 。
变色龙,学名 ,因为它能够 ,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所以俗称 。现在常用这个词语来形容 。 像这样的三字成语你还知道 、 、 、 。
课文主要从 、 、 这三个方面介绍了变色龙的特点。其中你最感兴趣的是 ,因为 。
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凶相必露( ) 指手划脚( )四肢短脚( )
端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
作者是从 和 两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是按 到
的顺序来写的。
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写 。
关于变色龙舌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色龙舌头的长度跟它的身子差不多长。
B.变色龙舌头的长度比它身长的两倍多一点。
C.变色龙舌头的长度是它身长的两倍。
这段话中“迅雷不及掩耳”是个六字成语,请把下面的六字成语补充完整。
真金不怕( ) ( )不如一见
有眼不识( ) 士可杀( )
有志者( ) 天有( )风云
快乐阅读。
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它的样子也好看,就像我小小的手掌。
我把这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了一张美丽的贺卡,送给亲爱的老师。
(1)短文中,把比作。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我把这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
我把枫叶做成了一张美丽的贺卡。
(3)课文内容我知道。
天净沙·秋
阅读小木屋。
诚实,我的好朋友
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字叫诚实。
当我拾到铅笔、橡皮
或可爱的玩具时,
诚实---她告诉我,
快去交给老师。
考卷上的满分多神气,
其实错了一道题,
诚实---她催我马上找老师,
宁可要个九十七分。
诚实---我的好朋友。
她使我的心灵更美丽。
(1)读儿歌,填一填。
()的玩具()的心灵
(2)当“我”拾到别人的东西时,诚实告诉“我”。当老师判错题使“我”得满分时,诚实告诉“我”。
(3)你觉得自己是个诚实的孩子吗?为什么?
积累运用我最棒!
补充诗句,并根据诗歌的内容画一画。
惠崇《春江晓景》
,
。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阅读小木屋。
小猴比本领
动物运动会上,小猴荣获爬竿冠军。在回家的路上,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兔眨眨眼睛。意思是说,瞧,我的本领多大呀!
这时,路边有一位姑娘喊道:“小猴,你说爬竿的本事比谁都强,这里有根竹竿,你来爬爬看!”小猴子这才注意到,在那位姑娘旁边,确实有筷子般粗细的竹竿。小猴搔搔头说:“这么细的竹竿,我可不行。”
那姑娘笑笑说:“看我的吧!”只见她就地跳起舞来,转着转着,慢慢地就缠绕在竹竿上了,还越缠越高。把小猴看得目瞪口呆。
小白兔趁机向小猴子介绍说:“这位姑娘叫牵牛花,又叫喇叭花。”
小猴红着脸说:“今天我才知道,什么叫能人背后有能人,以后我可再也不敢骄傲了。”
(1)短文中的“姑娘”指的是。
(2)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是因为:()
①小猴很好动。
②小猴很喜欢他们。
③小猴心里很得意:瞧,我的本领多大呀!
阅读小木屋。(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游子吟
[唐]孟郊
( )意恐迟迟归
( )慈母手中线
( )谁言寸草心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
( )报得三春晖
(1)读一读,背一背,把正确的序号写上面这首诗前在括号里,再在诗句后面加上标点符号。
(2)花落谁家。(解释加点字)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3)想一想,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此时,母亲会说些什么呢?孟郊的感受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