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某同学对有故障的电热毯进行探究,图(a)是电热毯的电路示意图,其中电热线和导线通过金属接线片连接,图(b)为测试电路实物图,A、B为测试表笔,电压表和电流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
(1)断开K1,用测试电路在1和1′之间检测得知电热线无故障,然后测得电热线的U-I曲线如图(c)所示。可求得此电热线的电阻为Ω。
测试点 |
3和3′ |
1和1′ |
1和3 |
1和2′ |
2′和3′ |
|
电表指针有无偏转 |
电压表 |
有 |
有 |
无 |
有 |
无 |
电流表 |
无 |
有 |
有 |
无 |
有 |
(2)在答题卷虚线框内画出与图(b)对应的电路原理图。
(3)为了进一步检查故障,该同学闭合开关K1和K2,用表笔A和B分别对图(a)中所示的各点进行测试,部分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测试结果可判断出电路有断路,位置在(在“1和2”、“1′和2′”、“2和3”、“2′和3′”中选填一项)。
如图, “验证变力做功的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两块磁铁分别安装于力传感器和小车对应位置,且同性磁极相对,两挡光片宽均为1cm。
(1)让小车向力传感器方向运动,挡光片a经过光电门传感器时测得此时小车速度v0,同时触发力传感器以及位移传感器工作,磁力对小车做功(选填“正”或“负”),挡光片b(a、b间距为5cm)经过光电门时再次测得此时小车的速度vt,同时(实际有一定延时)触发传感器停止工作。
(2)计算机上显示出F-s图像,图像中的即为此过程变力做功W。
(3)某同学测得小车及车上传感器、磁铁等总质量m=0.180kg,v0=0.341m/s,vt=0.301m/s,则小车动能的变化量ΔEk=J(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他选取如右图所示的选择区域后,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变力做功W,发现W与ΔEk相差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测金属电阻率实验
①测长度时,金属丝的起点、终点位置如图(a),则长度为:cm
②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示数如图(b),则直径为:mm
③用多用表“Ω×1”挡估测其电阻,示数如图(c),则阻值为:Ω
④在图d中完成实物连线
⑤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填“左”或“右”)端。
(1)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下列物理量需要测量的是、通过计算得到的是(填写代号)
A.重锤质量 B.重力加速度
C.重锤下落的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②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b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相邻的连续点.根据测得的s1、s2、s3、s4写出重物由B点到D点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动能增量的表达式.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量总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12分)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双缝间的距离d=3.0 mm.
(1)若测定红光的波长,应选用________色的滤光片.实验时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若测得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为0.700 0 m,通过测量头(与螺旋测微器原理相似,手轮转动一周,分划板前进或后退0.500 mm)观察第1条亮纹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观察第5条亮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可求出红光的波长λ=________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