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当作平面镜的玻璃板应和底面白纸 。透过玻璃板观察,让棋子B和棋子A的像A′重合,此时B到玻璃板的距离和A到玻璃板的距离 ;如果在玻璃板背面放一块挡光板,则在A′和B中仅能看见 _。
小雨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
(1)如图甲,小雨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2)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3)如果让光线沿FO方向入射到镜面,那么反射光线会沿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成70°,则EO与平面镜成 角.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 ,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若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像.
(4)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5)使用“棋子”做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请你设想一种改进的方法: 。
以下是小明前不久做的两个实验:
A.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
(1)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冰的 变化。
(2)图乙是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整个熔化过程中时间是 分钟.
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如图甲组装实验装置时,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放置非常重要.实验时,应当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铁圈”或“铁夹”);
(2)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88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分析上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气泡情况如图乙中 所示。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某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且同时开始实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丁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 。
(5)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答出一种即可)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们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A |
铜 |
60 |
0.76 |
B |
铜 |
60 |
0.89 |
C |
铜 |
60 |
1.02 |
D |
铜 |
80 |
0.76 |
E |
铜 |
||
F |
铜 |
100 |
0.76 |
G |
铜 |
80 |
1.02 |
H |
尼龙 |
80 |
1.02 |
I |
尼龙 |
100 |
1.02 |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