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1)甲是实验室测定水平面和小物块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曲面AB与水平面相切于B点且固定,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自曲面上面某一点释放后沿水平面滑行最终停在C点,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①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cm.
②实验中除了遮光条的宽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A.小物块质量m | B.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
C.遮光条到C点的距离s | D.小物块释放点的高度 |
③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同学们选择图象法来找出动摩擦因数,那么他们应该选择 关系图象来求解(利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2)用如图(2)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m/s;
②在打下0~~5点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 J(计算时g取10m/s2);由此得出的结论: .
(6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mm.
(2)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
B.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
C.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
D.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
(3)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4)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图象。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匀加速运动的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共6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m/s ;CE间的平均速度m/s;(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要求保留2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________ 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 |
B.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
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 |
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 |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如图甲是某研究小组设计的一个实验电路,R为阻值可调节的电阻箱,R0为定值电阻,K为单刀双掷开关,电流表量程适当、内阻忽略不计,用该实验电路测量直流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1) 读出图乙中电阻箱的阻值R=________ Ω.
(2) 根据图甲实验电路,用笔画线代表导线将图乙仪器连接好.
(3)将单刀双掷开关K分别打到a、空置两种状态下并保持电阻箱阻值(已知)不变,闭合开关K1时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Ia、I0,则直流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用符号表示)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若取小车质量M=0.4 kg,改变砂桶和砂的质量 m 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值不合适的是。
A.m1=5 g | B.m2=1kg |
C.m3=10 g | D.m4=400 g |
(2)为了用细线的拉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操作时必须首先,该操作是否成功,判断的依据是.
(3)假设将小车内的细砂逐渐转移到砂桶内,令F=mg为横轴,则a-F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