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表所示化学反应与数据关系:
| 化学反应 |
平衡常数 |
温度 |
|
| 973K |
1173K |
||
①![]() |
![]() |
1.47 |
2.15 |
②![]() |
![]() |
2.38 |
1.67 |
③![]() |
![]() |
? |
? |
请回答:
(1)反应①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 (用K1、K2表示)。
(3)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写字母序号)。
A 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 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 升高温度
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 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
(4)若反应③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可见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是什么条件:t2时 ,t8时 。
②若t4时降压,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
~
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线。
合成氨是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为:
合成氨是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为:
N2(g)+3H2(g)
2NH3(g)△H=-93.0kJ•mol-1,在3个2L的密闭容器中,使用相同的催化剂,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分别进行反应:
相持恒温、恒容,测的反应达到平衡时关系数据如下:
| 容器 |
甲 |
乙 |
丙 |
| 反应物投入量 |
3molH2、2molN2 |
6molH2、4molN2 |
2mol NH3 |
|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
6 |
8 |
|
| 平衡时 N2的体积密度 |
C1 |
1.5 |
|
| 混合气体密度/g·L-1 |
![]() |
![]() |
|
| 平衡常数/ L2·mol-2 |
K甲 |
K乙 |
K丙 |
(1)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到达平衡状态的是(填写序号字母)
a.容器内H2、N2、NH3的浓度只比为1:3: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2)容器乙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的反应速度为
=
(3)在该温度下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用含C1的代数式表示)
(4)分析上表数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填序号):
a.
b.氮气的转化率:
c.
d.
(5)另据报道,常温、常压下,N2在掺有少量氧化铁的二氧化钛催化剂表面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和O2。已知:H2的燃烧热△H=-286KJ/mol,则由次原理制NH3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6)希腊阿里斯多德大学的George Mamellos和Michacl Stoukides,发明了一种合成氨的新方法,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氨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
的电解池,利用能通过的氢离子的多孔陶瓷固体作电解质,氢气和氮气在电极上合成了氨,转化率达到78%,在电解法合成氨的过程中,应将N2不断地通入极,该电极反应式为。
废旧碱性锌锰干电池内部的黑色物质A主要含有MnO2、NH4CI、ZnCI2,还有少量的FeCI2和炭粉,用A制备高纯MnCO3,的流程图如下。
(1)碱性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第Ⅱ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Ⅳ步操作是对滤液a进行深度除杂,除去Zn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sp(MnS)=2.5×10-13,Ksp(ZnS)=1.6×10-24)
(4)为选择试剂X,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5 g黑色物质M进行制备MnSO3的实验,得到数据如右表:
①试剂x的最佳选择是_________。
②第Ⅲ步中用选出的最佳试剂X与M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已知:MnCO3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Mn(OH)2开始沉淀时pH为7.7。请补充完成以下操作:
第Ⅴ步系列操作可按一下流程进行:请补充完成操作:(第Ⅴ步系列操作中可供选用的试剂:
、乙醇)
操作1: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2:过滤,用少量水洗涤2~3次
操作3:检测滤液,表明SO42-已除干净; 操作4: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5:低温烘干。
(6)操作1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有机物X的蒸气相对氢气的密度为51,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7%,则能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反应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15种 | B.14种 | C.13种 | D.12种 |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苯酚为主要起始原料,经下列反应可制得香料M和高分子化合物N。(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⑴苯酚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B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
⑵已知C的分子式为C5H12O,C能与金属Na反应,C的一氯代物有2种。
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生成N的反应方程式。
⑷以苯酚为基础原料也可以合成有机物E。已知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其中氧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26.23%,E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E的分子式是。
⑸ 已知E具有如下结构特征: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但能产生银镜现象;
② E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的氢原子。
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物质F如图,则符合下列条件F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 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③分子中有苯环,无
结构 。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许多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基态Ni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
(2)①已知CrO5中Cr为+6价,则CrO5的结构式为 。
②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体Ni(CO)n ,与Ni(CO)n中配体
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的化学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③铜是第四周期最重要的过渡元素之一,其单质及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已知CuH晶
体结构单元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
该晶胞中Cu原子与H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cm(用含ρ和NA的式子表示)。
(3)另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Au原子位于顶点,Cu原子位于面心,则该合金中Au原子与Cu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_____ 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