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右图装置。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提示:铁和硫生成硫化亚铁,硫化铜是一种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1)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理由是 。
(2)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 ,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 。
(4)稀硫酸和固体M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 ,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a.M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A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高中教材中介绍:品红溶液能被SO2漂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决定通过实验探究:SO2的漂白作用到底是SO2本身还是SO2与水作用的产物导致的。他们查阅资料知:品红除了可以溶于水外,还可以溶于酒精中,也能形成红色溶液,且SO2不能与酒精反应。经过研究,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根据实验目的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制取SO2时,一般选择80%左右的硫酸,而不宜选择10%的硫酸,原因是。
(3)装置B中应该装入的药品为。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5)按照完善后的装置完成实验,实验中控制SO2以大约每分钟200个气泡的速率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20分钟后溶液仍不褪色。由此可知,SO2的漂白作用是导致的。
用下图仪器A、B和胶管组成装置收集NO气体(①仪器A已经气密性检查;②除水外,不能选用其他试剂),试在右框中画出你的设计,要求标注试剂及气流方向。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图所示),以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可供选用的试剂有:浓H2SO4、浓硝酸、6 mol·l-1 NaOH溶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有关实验操作:a、往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铝合金样品;b、从分液漏斗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A溶液;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溶液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 g ,氢气的体积为a L(标准状况),则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教师在课堂中演示的两个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未画)。
实验一实验二
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加热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实验二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包有Na2O2的棉花燃烧。从该实验可以得出许多结论,请你写出由该实验得出的两个结论:
结论1:;
结论2:。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也会使溴水褪色
(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如下图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其作用是,B中的试剂为。
(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A.废液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
B.废液冷却后倒入空废液缸中
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