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政府最初规定日本进贡刀的数量不能超3000把,但日本进贡数量持续增加到9900多把,最多一次达到37000多把。原因就在利润丰厚:明朝给每把日本刀的出价是日本本土售价的5到7倍。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明朝实行朝贡贸易体制 | B.明朝官营手工业衰落 |
C.科举出身官员不懂经济 | D.日本刀做工极其精良 |
解放战争时期,报刊上的文章有人用了下列标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歌词反跌的时代主题是
A.扶清灭洋 | B.抵制日货 | C.打倒列强 | D.抗日救国 |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下列代表英美观点的是
A.“这次事件与其说增强无宁说削弱中国抗御外侮的力量。” |
B.“恐怕对于中国民众抗日激昂的感情有火上添油的危险。” |
C.“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前提。” |
D.“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 西安事变对我们国家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中“远征”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 | B.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
C.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 | D.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 |
中国共产党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A.工人运动遭受挫折 | B.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C.党正确分析了国情 | D.共产国际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