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看是如此。”这段材料听“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

A.世界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已被打破
C.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D.世界格局已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重要变革,其表现之一是()

A.青铜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B.出现新型灌溉工具翻车
C.代田法用力少而得谷多 D.农用动力的革命性变化

与“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B.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C.西周的分封制 D.秦汉的郡县制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新政
B.民国、孙文、共和、三权分立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1912年在山东潍县的某市面店铺出现了一副对联:“职赞共和,学佛门祝发;名为待诏,代文士修容。”下列对出现此联背景的表述,最接近历史的是()

A.民国政府提倡个人卫生 B.山东潍县的商人支持共和
C.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法令 D.清朝提倡佛儒道三教融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