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
①规定察举对象年龄必须在四十以上
②通过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③结合科举考试制度多途径选拔人才
④尽量避免察举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它不仅在美学上构成了与传统的对立,在内在精神上体现出人的灵魂与肉体、人与自然的分离,而且在艺术的接受上也产生了与大众的隔膜。”基于这样的认识,产生了下列哪一作品

A.《格尔尼卡》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

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植
C.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实施 D.各国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观察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下列选项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以契约的保障个人自由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