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遇到盐酸或强碱溶液都能反应的一组是
A.Cu Al2O3 NaHCO3 | B.Mg Al(OH)3 Na2CO3 |
C.Fe Al2O3 Al(OH)3 | D.Al NaHCO3 Al2O3 |
对于Zn与稀硫酸的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 |
B.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 |
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正极可用石墨 |
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的气体一定为11.2 L |
有A、B、E、D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 →B ;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则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D﹥A﹥B﹥EB.A﹥B﹥D﹥E
C.D﹥E﹥A﹥BD.A﹥B﹥E﹥D
为了探究FeCl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否存在一定的限度,取5 mL 0.5 mol·L-1 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5~6滴,充分反应。下列实验操作能验证该反应是否存在限度的是
A.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产生 |
B.再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是否变为紫红色 |
C.再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
D.再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成血红色 |
aX(g)+bY(g)cZ(g)+dW(g)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5 min达到平衡时,X减少n mol·L-1,Y减少
mol·L-1,Z增加
mol·L-1。若将体系压强增大,W的百分含量不发生变化。则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a∶b∶c∶d应为
A.3∶1∶2∶1 | B.1∶3∶2∶2 |
C.3∶1∶2∶2 | D.1∶3∶1∶2 |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乙烯;②一定有甲烷;③一定有丙烷;
④一定无乙烷;⑤可能有乙烷;⑥可能有丙炔。
A.②③⑤ | B.⑤⑥ | C.②④⑥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