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于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1)甲乙为什么用相同的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湿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结论是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那么甲组的落叶将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探究计划,他们按甲、乙、丙、丁的顺序依次发言。你看,一个人一个主意。请你来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1)丙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做____,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
(2)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相比较,可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的是____提出的实验方案。因此,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的情况下,应首选____作为实验材料。
(3)丁提出的实验方案中的A、B分别探究________在游泳中的作用,它们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____
(4)乙认为,,不易观察单个鳍的作用,应对某个鳍的作用单独进行研究。乙的观点反映了科学探究几个鳍同时摆动实验要遵循____的原则。
(5)甲提出的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可以为探究过程中____提供依据。
(6)通过实验探究,你知道了:____的作用是控制鱼前进的方向。

(10分)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有关的探究实验:
资料一: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搏斗.
资料二:身穿红色衣服的人经过鱼缸时,鱼缸中腹部变红的三刺鱼会出现攻击行为,而对穿非红色衣服的人无反应.
为了探究引发繁殖季节的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生物实验小组将自制的4种模型分别投入到4个鱼缸中(内有大小基本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条),观察三刺鱼的反应情况。模型形状与颜色和三刺鱼的反应情况见下表:

鱼缸
模型
三刺鱼的反应
1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2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3号
鲳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4号
鲳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如果作出的假设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
[1]和[2]、[3]和[4]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_____;通过这两组对照实验,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以鱼体外形为实验变量,上表中可以形成的对照实验组合有______________
如果去掉[2]、[3]组实验,只考虑[1]、[4]组的实验,大家认为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雄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由它体内的_______物质所决定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行为。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苗甲、乙、丙,分别放置地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见下表)。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玉米苗
温室CO2浓度
培养液

0.6%
土壤浸出液

0.03%
土壤浸出液

0.06%
蒸馏水

(1)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和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你认为其原因是
(3)对比甲和丙玉米苗的长势,丙的长势明显比甲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

(4)通过实验探究,他们发现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5)通过对农业生态园中进行一系列实验,他们还发现,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蔬菜幼苗,可以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请你分析其原因是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1)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装置组合。
(2)通过甲和乙装置组合可以看出,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3)通过装置组合可以看出,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适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轴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________。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数量________的鼠妇。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处的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________一侧的鼠妇较多。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