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5分,每小题1分)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能量单位)的热能。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这四种食物中,我们应该以食用______为主。
A. 花生仁    B. 黄豆    C. 核桃仁    D. 大米
2大米的主要成分在人体内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场所为______;
A. 小肠    B. 胃和小肠  C. 口腔和小肠    D. 大肠和小肠
3人体消化、吸收的最主要器官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______。(多项选择)
A. 含有多种消化酶          B. 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
C. 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突起    D. 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1) ,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 (2) 
A. (1)食物种类  (2)对照实验  B. (1)食物种类  (2)重复实验
C. (1)上升的温度 (2)对照实验      D. (1)上升的温度 (2)重复实验
5购买食品时食品包装袋上不需要标注哪项?
A. 生产日期    B. 保质期    C. 食品疗效    D. 食品成分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
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
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枝枝条生出根的
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2×10-1g/L
2×10-2g/L
2×10-3g/L
2×10-4g/L
2×10-5g/L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⑴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⑵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⑶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⑷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理由是

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
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下的气温(T1)、下的气温(T2)、下的气温(T3)。
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的距离相同。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 (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
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
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

请分析回答:
⑴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⑵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选填一项);

A. 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 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 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 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⑶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
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
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作用。

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
(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实验结论】
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分析应用】
(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中。
(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
(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pH=7)、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2)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持续光照8小时后,瓶内液体pH最接近7的生态瓶是。(填字母标号)
(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
(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鱼、螺狮、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